摘要:焦家庄镇是中国“富硒之乡”,是金昌市重要饮用水源金川河的发源地,镇域内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分布有南泉、北泉和红庙墩三大泉域及老人头水库,共有湿地总面积0.47万亩,大小泉眼1200多处,湿地林地1万亩。
4月22日新甘肃刊发 永昌:“滴”水润良田 保墒固“耕”基
焦家庄镇是中国“富硒之乡”,是金昌市重要饮用水源金川河的发源地,镇域内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分布有南泉、北泉和红庙墩三大泉域及老人头水库,共有湿地总面积0.47万亩,大小泉眼1200多处,湿地林地1万亩。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焦家庄镇严格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原则,认真落实全县农业节水“十抓”机制,全面疏通田间地头“毛细血管”,加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确保农业“细水长流”。
走进焦家庄镇焦家庄村,农业技术人员正在田间地头忙着铺设水肥一体化管道,相较于传统大水漫灌每亩400方用水量,膜下滴灌每亩可节水15%—25%,同时精准灌溉能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农作物产量,解放农业劳动力,切实推动农业降本增效。
焦家庄镇锚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标,通过“一平两通三提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提升、水资源优化、科技应用深度融合,推动农田基础设施从“保基本”向“提效能”升级。近年来实施高标准农田21032亩,修建蓄水池10座、小微型蓄水池38座,蓄水量48.94万方,实现了丰蓄枯用、跨灌区调剂,有效缓解了焦家庄镇时空来水不均的矛盾,提高了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焦家庄镇紧盯春耕时间节点,全力开展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严控高耗水作物种植规模,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模式,今年全镇计划播种浅埋滴灌节水小麦10500亩,高垄覆膜栽培马铃薯8000亩,窄膜宽窄行玉米1800亩,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大水漫灌到精量控制,从传统“浇地”到现今“浇作物”,有力推动了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来源:盛世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