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丰盈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时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7:44 1

摘要:阅读为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核心场域,越来越重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然而屏幕时代的今天,手机短视频、碎片化阅读、功利化阅读等无时无刻不争夺着孩子们的阅读时间。面对这样的考验,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真正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题:我们该如何丰盈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时间?

新华社记者白丽萍、吴晓颖

阅读为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核心场域,越来越重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然而屏幕时代的今天,手机短视频、碎片化阅读、功利化阅读等无时无刻不争夺着孩子们的阅读时间。面对这样的考验,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真正沉下心来阅读呢?

多地中小学积极探索阅读的N种方式

为了让学生读好书,近些年,各地各学校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在兰州市第十一中学,阅读课搬进了图书馆。“每个年级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在课内我们探索构建浸润式阅读生态,课程设计以‘一堂课,就是一本书’为原点,通过每堂课的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兰州市第十一中学新教育实验阅读课教师高进儒说,同时这学期在阅读课设计了八组特色专题学习活动,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改变,从阅读开始”“会读书,才会学语文”等。

这些专题通过“阅读故事”与“图式分享”的创新形式展开,以故事化思维重构课堂,让学生们爱上“深阅读”。

每天都是“读书日”的常态化阅读,让精神食粮滋养孩子们成长。四川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范家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晨诵国学经典、晚上静心阅读、睡前听广播故事,学校每天都开展着常态化阅读。教室的墙上,贴着每名学生已读书单;住校生晚上除了自由阅读外,还交流分享读书体会;学校倡导的“八美少年”评选中,“阅读美少年”就是其中一项。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老师们看来,阅读带给孩子们的改变润物无声。“此前,班里害羞的学生较多,不敢在全校活动上发言,通过广泛阅读,孩子们肚子里有‘料’了,积累了成长底气,变得爱提问善表达,找到了自信。”范家小学语文老师杨秀丽说道。

高进儒认为,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整合图书室和图书角丰富的阅读资源,探索阅读的N种方式,让阅读成为学生最日常的校园生活方式,也可将阅读作为撬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和行动源头。

课外阅读空间挤压严重

记者调查发现,孩子们的校内阅读情况总体积极向好。但手机“快餐文化”、亚文化的传播等仍旧争夺着孩子们的校外阅读时间。

——手机“快餐文化”冲击文字阅读。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一放学回家,手机就不离手,玩游戏、刷短视频是常态。云南一位中学生告诉记者:“桌上放着下决心要读的书,但每次看书前总忍不住看几眼手机,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书是一页也没翻。”

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表示,短视频等“快餐文化”和网络游戏存“成瘾”设计,容易使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陷入短暂的快乐。同时,“投喂式”碎片化信息冲击文字阅读,影响青少年对长文章、长视频的消化理解,侵蚀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功利性阅读影响孩子阅读兴趣。

记者采访发现,在中小学阶段,孩子年龄与阅读时长呈“倒挂”现象。湖南一位家长说,小学阶段学科少,家长还有时间课外陪读。等升入初、高中,孩子课程增多,每天回家忙着写作业,挤不出时间阅读。

然而部分中小学生向记者吐露,尽管他们很想看课外书,家长却经常提醒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书籍上。

部分中学老师表示,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应专心于“学业”,这也导致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无法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经典难“啃”,亚文化“上头”。

部分中学生反映,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读一些经典书目,但没有老师讲解,这些书读起来晦涩难懂,读完后处于无感状态,感觉离经典越来越远。

此外,不少学校老师和家长反映,一些中小学生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学或书籍吸引。“这些书籍中不乏恐怖悬疑、猎奇刺激、色情奢靡等描写,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看后容易沉湎其中。”

如何让孩子们发自内心享受课外阅读?

阅读就像潺潺的小溪一样,慢慢地浸润孩子的一生。

静待花开,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能急功近利,是积累渐进的过程,要静待花开。”云南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路雯雯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学习能力提升密不可分,阅读过程能锻炼专注力和韧性,读书越多知识之间就越容易形成连接,产生正反馈。

把课外阅读时间留给孩子。高进儒认为,不能将课外阅读简单等同于“看闲书”,家长应为孩子留出成长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多陪伴孩子共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家长在家里也要做好表率,陪孩子一起放下手机捧起书籍。

各学科总动员,专业阅读指导必不可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学校建立起专业的阅读指导教师队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阅读指导教师队伍不限于语文学科,各科教师都应该参与进来。此外,教育部门可根据实际将阅读课纳入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家校共读,引导家长做好对孩子居家阅读的辅导。(完)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