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且行知。天津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潘震,现服务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怀揣着对奉献的热忱与对未来的憧憬,他坚毅的踏上了前往西部的征程。从初来乍到的陌生到融入当地风俗人情,他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爱心传播美好。让我们一同走进他
在广袤西部的大地上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告别熟悉的家乡
奔赴远方
用实际行动书写了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主旋律
导读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且行知。天津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潘震,现服务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怀揣着对奉献的热忱与对未来的憧憬,他坚毅的踏上了前往西部的征程。从初来乍到的陌生到融入当地风俗人情,他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爱心传播美好。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感受西部计划志愿者青春担当与奉献精神,看新时代青年在西部这片热土上书写不平凡的炽热青春。
2024年夏末,蝉声依旧喧嚣不止。满怀期待的我正在收拾沉重的行李,目光不时瞥向窗外的蓝天,思绪早已飞向心心念念的陇原大地。“那边的天会不会更蓝?那边的云朵会不会更白?”会的,一定会的!初次踏上甘肃这片热土,我便有太多感动。
★
★
讲台三尺 唱不尽童心无限
初见孩子们,四十多双眼睛就像星星般亮起,我声音颤抖地说出早已准备好的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音乐老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用热烈的掌声回应我。那一刻,我明白了所有的害怕都是想象。
当音乐的旋律在教室里流淌,我看见孩子们的手指在课桌上轻轻敲击,如同露珠在荷叶上跳跃。原来音乐真的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当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在教室回荡,连窗外的梧桐叶都在应和。“下节音乐课什么时候上呀?”“下节课我们唱什么呀?”当一句句稚嫩的声音时常回荡在我耳边,每一次都让我心头涌起丝丝暖意,原来这是就双向奔赴的过程,是将心比心的结果。
★
★
社团千面 讲不完童趣无穷
我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下, 我们组建了“红领巾讲解员”社团。在社团活动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日复一日耐心地带领孩子们练习绕口令,悉心矫正他们的发音方式、呼吸方式等等。面对处于顽皮期的孩子们,若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难免会显得枯燥乏味。于是,我鼓励孩子们勇敢站到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的趣味故事。在一次次分享之中,孩子们逐渐变得落落大方,也愈发外向活泼。在一次次练习之后,孩子们的语音发音也逐渐标准。
我们一同在《少年中国说》中领略少年的英姿勃发,在《我爱你中国》中体悟炽热的爱国情怀,在《梦,会开出花的》中感受梦想的美好……
★
★
广播万遍 播不完童声万籁
每天下午2:30,西关小学的校园广播站总会传来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广播站里,孩子们尽情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自己的创意,传递自己的心声。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腼腆、发音不准,到如今能够自信满满、流畅自如地播报,我倍感欣慰,恍惚间,好似看到了年少的自己。在这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收获了最宝贵的财富——自信,这大概就是支教的意义所在吧……“老师,将来我想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我能做到吗?”能的,一定能的!梦,总会开出花的!
★
★
情到深处,他乡为故乡。支教从不是单程车票,而是永不靠岸的航船。我和孩子们带着各自的星光在此相遇,又将载着彼此的光芒继续远行。这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旅,终将在时光里长成璀璨的银河......
★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