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甘肃省通渭县公安局通报一起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经警方调查,该造假团伙通过在某电商平台利用“低价促销知名品牌白酒”等信息,售卖假冒茅台等知名白酒。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首先从省外低价采购基酒,然后雇佣当地村民进行包装加工,通过“直播带货+私域分销”的模式销售,
近日,甘肃省通渭县公安局通报一起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经警方调查,该造假团伙通过在某电商平台利用“低价促销知名品牌白酒”等信息,售卖假冒茅台等知名白酒。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首先从省外低价采购基酒,然后雇佣当地村民进行包装加工,通过“直播带货+私域分销”的模式销售,单瓶成本不足50元,售价却在800—1500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酒经初步检测,其甲醇含量超标3倍。
最终,甘肃警方成功捣毁2处制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查获假冒高档白酒600余瓶、制假工具2套及大量包装材料,涉案价值达1000万元,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 7 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01
“高档白酒”低价促销引得警方关注
2024年底,甘肃省通渭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在网络巡查中发现,某电商平台出现“低价促销知名品牌白酒”的异常线索,其中展示的部分商品图片显示十分粗糙,无论是包装还是防伪标识,都特别模糊。据了解,这些“低价促销知名品牌白酒”的售价普遍在800—1500元。
发现异常后,甘肃省通渭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流轨迹追踪,发现该仓储、销售、运输各品牌假酒的窝点位于甘肃省通渭县的一处偏远乡镇的废弃厂房内。
根据调查发现,该团伙以刘某某为首,通过在某电商平台直播的方式,展示相关“知名白酒”,然后通过网络店铺和社交平台销售,涉案范围覆盖甘肃、陕西、四川等地。
02
成本不到50元,制假团伙通过直播+私域的模式进行销售
通过公安机关的侦察,警方来到了甘肃省通渭县的一处偏远乡镇的废弃厂房中,据调查,该厂房便是犯罪团伙进行直播和仓储的窝点。
当专案人员进入该窝点时,两条自动化灌装生产线正在作业,地面堆放着某知名品牌的空酒瓶、防伪标签、包装盒共计3000余套,已灌装完成的假冒白酒600余瓶,除此之外,现场还扣押了两套制假设备,包括灌装机、封口机、喷码机等,以及12本记账本,涉案金额达1000万元人民币。
而根据警方公布的照片发现,犯罪嫌疑人面前共有10箱白酒,通过封条和包装可以发现,这些假冒注册商标的“知名白酒”为茅台。
警方调查得知,犯罪嫌疑人首先从省外低价采购基酒,然后雇佣当地村民进行包装加工,通过“直播带货+私域分销”的模式销售,其单瓶成本不足50元,但是售价却高达800—1500 元。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在查获相关假酒时,初步检测出,这些假酒的甲醇含量超标3倍。
针对甲醇含量超标的情况,业内人士张江表示,甲醇是一种天然副产物,在蒸馏或发酵过程中,果胶等物质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甲醇。根据国内的食品安全标准来看,白酒中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00毫克/升,部分低度或果酒类标准更严格。
张江称:“虽然微量甲醇对健康无害,但若甲醇含量超标数倍,摄入10ml以上即可能造成视力受损,30ml左右就有致命风险。”
“一般来说,假酒中甲醇超标,通常是因为使用了工业酒精或劣质原料,或者蒸馏工艺不规范,缺乏‘掐头去尾’的技术,不能有效剔除甲醇。另外,有的黑作坊为了提高‘烈度’或香气,添加非食用化工原料,这也有可能造成甲醇超标。”张江说道。
警方调查得知,通过提取手机中的聊天记录,该团伙累计销售假酒2000余瓶,非法获利200余万元。
据了解,在2024年底,24年飞天茅台原箱的价格接近2330元/瓶,散瓶为2250元/瓶。所以即使当时价格并非历史高点,但与成本不到50元的假酒相比,其利润仍相当可观。
警方还提醒到,消费者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白酒,认准“三重防伪验证”,即官网查询、短信核对、瓶盖编码。此外,对于网络平台“远低于市场价”的“名酒促销”应保持高度怀疑,切勿贪图便宜、轻信直播销售,避免因饮用假酒对健康造成不可逆伤害。
最终,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7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行动斩断了一条跨区域制售假冒高档白酒的犯罪链条,有力维护了酒类市场秩序。
目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健康的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