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郗照明难掩怒火,从发现第一枚窃听器开始,他们细细检查,没想到最终会有这么多,而且每一枚窃听器上还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
“35枚窃听器,这可是35枚窃听器!”
郗照明难掩怒火,从发现第一枚窃听器开始,他们细细检查,没想到最终会有这么多,而且每一枚窃听器上还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
他落地阿尔巴尼亚还未上任,阿尔巴尼亚就催着他们搬迁大使馆,用意竟然在窃听上,阿尔巴尼亚为何要这样做?
阿尔巴尼亚国土面积不大,还地处欧洲,却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也就和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苏联相交甚欢。
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因同属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阿尔巴尼亚也和中国建交,三国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
在阿尔巴尼亚才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初期,整体国家实力偏向弱小,苏联便开始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援助,阿尔巴尼亚对苏联这个老大哥也十分支持。
后来,苏联意识形态转换,中国和阿尔巴尼亚都和苏联关系恶化,在共同的原因下,两国关系反而变得更加亲密,中国也开始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无论是粮食还是资金,又或者是项目承包,中国对阿尔巴尼亚几乎做到了有求必应,那时,新中国成立时间并不算长,经济上也是捉襟见肘,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基本一直都是顶格状态。
阿尔巴尼亚得到这些后并不满足,不仅想要技术支援,还想要中国研制的精密仪器,对于索取到的东西,阿尔巴尼亚却并不珍惜,处置态度也十分随意。
这并不是阿尔巴尼亚最过分的地方,随着新中国的逐渐发展,让新中国走向世界大舞台成为了一条必然的道路,因此,中国开始和美国等大国换和关系,并进行建交,通过多项交流,实现多元化发展。
阿尔巴尼亚的意识形态偏向保守,对中国在外交发展上成果十分不满,尤其是中国和美国进行建交,阿方认为中国是在和“敌人”进行会谈,并且认为中国应该和阿方进行商讨,在作出是否建交的决定。
也是因此,中阿两国的关系受到了影响,几乎走到了“破裂”的程度,但还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
中阿双方关系交恶,但外交关系毕竟还在,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同样需要正常工作,1983年,郗照明接下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一职,并来到阿尔巴尼亚任职。
郗照明刚落地阿尔巴尼亚,还未向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递交国书,正式任职,在机场就接到了阿方让中国大使馆在三天内搬迁新馆的消息。
大使馆搬迁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阿方一没有和中国进行商量,二没有提前通知郗照明,而且三天搬迁时间也非常紧迫。
因此,郗照明借“新馆需要检查整修以及自己还没有正式上任”的理由暂停了大使馆搬迁,历经一个多月的反复交涉,郗照明才带领工作人员来到了新馆。
原来的大使馆位于阿尔巴尼亚政府的核心区域,而且和新华社分社以及专家宿舍都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安置,不过都是比较好的位置。
新的大使馆却选在了一个远离市中心和主要外交区域,并且十分方便监控,馆内的环境更是奇差无比,外面是荒地杂草,里面渗水、电路老化、供暖设备损坏等等,想要完成办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郗照明将问题全部整理出来,递交给阿方,让他们进行整改,并且态度算是十分强硬,阿方只能同意,开始了整改工作。
整改结束后,郗照明和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搬迁,除了各项工作人员外,最主要还有很多机密,这些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泄露,该烧毁的烧毁,该带走的带走。
期间阿方想要帮忙,但他选择拒绝,阿方恼羞成怒故意为难,例如搬迁中产生的废品,中国不能随意处置,阿方收取了一笔“废品处理费”,才能够继续进行处理。
即便如此,郗照明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忙活,依靠自身力量慢慢完成了搬迁,并开始在新的大使馆展开相应工作。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1985年4月,国内的安全检查组来到了阿尔巴尼亚,并对大使馆进行例行检查,就是这次检查,检查组从多个地方发现了窃听器,数量高达35枚,这些窃听器组成一张密切的窃听网,将整个大使馆囊括在内。
更为让人生气的是,每一枚窃听器上都印着“MADE IN CHINA”,郗照明十分愤怒,却保持理智,将这件事情上报中央,并将这批窃听器送回国内。
道歉认错在国内经过检查后,发现这是中国曾经出口到苏联的窃听器,当时三个国家也曾有过关系比较好的时候,苏联会将这些设备交给阿尔巴尼亚使用也算是情理之中,因此,也就没有过多追究来源。
但阿尔巴尼亚将这些窃听器用在了中国大使馆中,就十分不合适,不过,当时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关系比较敏感,为了防止出现外交事故,中国对这件事情选择了迂回处理,也算是给阿尔巴尼亚留个面子。
事情发生一段时间后,阿尔巴尼亚从罗马尼亚这里收到消息,中国出口给苏联的窃听器,苏联可能转交给了“某些国家”,导致最终被安装在了中国大使馆内,现在中国已经对此进行了回收。
中方的话虽然说的含蓄,但其中的意思却十分明白,阿尔巴尼亚在收到消息后,却并没有对此进行回应,让中阿关系一直都处于当时的微妙状态中。
直到阿尔巴尼亚更换了新的领导人,当时的中国已经在改革开放后焕发了新的光彩,大国雏形已然是有迹可循,所以阿尔巴尼亚主动承认了当年的窃听行为,并对此进行道歉。
中国在收到阿尔巴尼亚的道歉后,也表现出了应有的大国胸怀,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做计较,和阿尔巴尼亚恢复了正常关系,两国来往也变得正常。
来源:苏曼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