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我国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这也是神舟系列飞船首次在航天日飞赴太空。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召开。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都是谁?
这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中)、陈中瑞(右)、王杰。图片来自新华社
据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我国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这也是神舟系列飞船首次在航天日飞赴太空。
发言人介绍,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航天员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其中,陈中瑞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杰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据介绍,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阅读全文>>>
神二十乘组简历来了>>>
阅读全文>>>
更多阅读:
聚焦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在短视频时代,一条美食博主的视频、一张自然风光的照片,甚至一个意外走红的梗,都可能让一座城市瞬间爆红。2024年以来,从黑龙江哈尔滨的冰雪到甘肃天水的麻辣烫,从山西隰县的小西天到重庆荣昌的“卤鹅”,中国网红城市“轮动式出圈、接棒式发热”的现象愈发明显。2024年以来,都有哪些城市成为新的“网红城市”,又呈现出什么新的趋势?
2024年12月24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客如织。图/IC photo
自2023年淄博烧烤之后,2024年以来,网红城市现象呈现出明显的下沉趋势,从一、二线大城市向县域和小城市扩散,并且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最近的案例是重庆荣昌。荣昌因“卤鹅哥”林江与国际网红“甲亢哥”的互动而成功出圈,成为新晋“网红城市”。在“甲亢哥”中国行期间,林江追随其辗转成都、重庆、深圳、香港和长沙五座城市,热情地向“甲亢哥”投喂家乡的特色美食——荣昌卤鹅,以此推广家乡文化和美食。这一行为打动了众多网友,使荣昌卤鹅成为爆款美食,也让荣昌这座位于重庆西部、连接四川的直辖市下辖边远城市进入公众视野。
这种“下沉旅游”趋势的背后,是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比如年轻游客追求“小众”“新奇”体验,对已经过度开发的景区兴趣减弱,而小城或县域往往保留了更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大城市旅游成本偏高,而县域和小城市则提供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作为新一波网红城市热潮的主力军,“Z世代”年轻游客的行为也与父辈们偏好名山大川不同。Z世代更追求“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的沉浸式体验。他们到重庆不止看洪崖洞,更要深夜在苍蝇馆子吃小面;去哈尔滨不仅看冰雕,还想去接地气的早市、澡堂子体验。这些日常化、趣味化的生活场景成为网红城市区别于传统旅游城市的一大特点。
这种年轻化、社交化的旅游群体特点,使得城市走红热度来得更猛、退得也更快。相比西安、重庆经由几年时间沉淀成“长红”旅游胜地,如今的网红城市往往瞬间爆火然后迅速降温,“花无百日红”几乎成了常态。阅读全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极短时间内被赋予热度标签,成为“网红城市”,却也往往在热潮退去后迅速淡出公众视野。通过对多个城市案例的追踪,新京智库采访了三位研究专家,他们从流量生命周期、城市空间表达、公众情绪机制、文旅转化能力等多个维度,揭示了“网红泡沫化”背后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昙花一现”型城市与“长红”型城市之间的根本差异。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李明德研究分析了几个典型城市的数据趋势。他告诉新京智库,淄博烧烤曾维持热度近两个月,而天水麻辣烫的搜索指数高峰期仅持续约10天。“从西安、重庆等初代网红城市,到如今的新一批爆点城市,生命周期明显变短,城市爆红到淡出的速度越来越快。”
李明德解释,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内容和服务的高度同质化,导致新鲜感迅速消退;其次是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有限,难以维持良好的游客体验;最后是流量难以有效转化为经济活力,“高流量”背后是“低转化”,爆红效应更像是一场营销泡沫。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戴俊骋教授告诉新京智库,网红城市的“红”往往是一种系统化传播的结果。如今的“爆红”越来越多来自组织化的宣发系统,常常是地方官媒先下场,再通过自媒体与MCN机构接力扩散,最终形成“官媒+自媒体+平台”的三段式热潮。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种“统一模板”上,“在这种链条中制造出的热度,很难长久维持,因为每一环都可以被快速复制,也就容易被新的爆点替代。”
戴俊骋表示,“年轻人注意力的快速转移,也是推动城市生命周期缩短的重要变量。”如今的Z世代与α世代受众习惯于快节奏、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一个短视频、一个话题标签就能引爆关注,但也能在一天之内被下一个热词替代”。这使得城市即使成功“出圈”,也面临难以转化为“长红”的困境。阅读全文>>>
更多阅读:
专题丨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
当短视频和“996”的工作填满生活,那些藏在书页里的千年智慧是否正在被我们遗忘?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新京公益特别邀请知名历史学家纪连海,让我们暂时放下手机,翻开书页,与历史来一场深度对话。
据第一财经报道,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据了解,格力电器如何推进管理层的年轻化,成为投资者关心的热点之一。董明珠回应称,格力重视人才培养,不是以年龄、资历来衡量,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并称,“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此番其关于格力选人用人标准的言论,在舆论场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
资料图:董明珠。图/IC photo
坦白讲,董明珠说的人才培养“不是以年龄、资历来衡量,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类型的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不论资历,重视人才思想的年轻化、创新能力和责任心,本就是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普遍共识。
而“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的选择,也是企业在坚持自身的选人用人标准,这种标准往往与企业自身战略挂钩,因此也在合理的范畴内。
但是,“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等言论,却毫无道理可言。如果说董明珠关于人才培养有创新能力、责任心等言论阐述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那其脱口而出的“间谍言论”,无疑暴露出了其用人观念的落后。很大程度上,这其实源于观念深处根深蒂固的偏见。
现实中,这样的言论从一位有社会影响力的明星企业家口中说出,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群体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这样的偏见应该及时得到纠正。
要明晰的是,“重视本土人才”和“招聘海归人才”并非二元对立的,用人单位即便有着自身的考量,不招聘海归人才,也没必要在这方面挑起对立情绪、扣帽子。尤其是在当前海外人才培养渠道愈发多元、高端海外人才回归的大背景下,这种背离常识的说法显得格外扎眼,也是对这个群体的极大冒犯。阅读全文>>>
编辑 孙琳智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张彦君
来源:上上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