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下“法治兵支书”:二十年架起民心司法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22:04 2

摘要:在沂蒙革命老区的青山绿水间,石山庄村党支部书记马玉新用二十年光阴书写着“退伍不褪色”的动人篇章。这位曾荣获“山东省陪审工作先进个人”的退役军人,既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兵支书”,也是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更是扎根基层的“法律明白人”。从迷彩绿到法治蓝,他以军人的刚毅

在沂蒙革命老区的青山绿水间,石山庄村党支部书记马玉新用二十年光阴书写着“退伍不褪色”的动人篇章。这位曾荣获“山东省陪审工作先进个人”的退役军人,既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兵支书”,也是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更是扎根基层的“法律明白人”。从迷彩绿到法治蓝,他以军人的刚毅与共产党员的赤诚,在人民陪审员的岗位上架起司法与民心的桥梁,让法治清泉润泽这片红色热土。

“迷彩调解”化干戈,老兵陪审员用“兵味”巧解彩礼纠纷

初春的某基层法庭,一场特殊的彩礼纠纷因人民陪审员马玉新的介入迎来转机。退役军人陈某攥着起诉状的手指节发白,对面女方十几名亲属的斥责声几乎掀翻屋顶:“当兵的就了不起?耽误俺姑娘青春还有理了!”眼看陈某要冲上去理论,穿着褪色迷彩服的马玉新一个箭步挡在中间,迷彩服上的党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场11万元的彩礼拉锯战已持续半年,双方冲突激烈,曾几度让法官犯难。原来陈某退伍后经人介绍订婚,后因性格不合分手,女方家属以“青春损失费”为由拒退彩礼,陈某则因被当众羞辱怒称“法庭见”。阅卷时,马玉新注意到卷宗里当事人的退伍证照片,他抓住退役军人这一特殊身份做纽带,开展调解工作。

马玉新与法官实地查看婚房现场,把11万元彩礼细分为“见面礼”“改口费”等七类,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司法解释逐项核算;随后与陈某在军营旧照前追忆峥嵘岁月,从新兵连五公里越野到抗洪抢险时泡烂的双脚,陈某终于打开心结,握着马玉新的手说道:“我听老兵的话。”最终女方家属主动退还了9.2万元。

这场“兵味调解”不仅化解了纠纷,更摸索出“三同工作法”——同背景破冰、同视角析案、同标准调解,成为当地人民陪审员参与多元解纷生态圈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桃香里的调解战:村支书跨界“背靠背”追回5.7万元血汗钱

深秋的石山庄村,山风裹着丰收的香甜,却吹不散十五户桃农紧锁的眉头。收桃人刘某拖欠的57001元桃款,如同压在村民心头的巨石,王大爷盼着钱给孙子交学费,赵家兄弟的果园急需购置新农具……这些沾着泥土味的诉求,被马玉新工工整整记在泛黄的笔记本上。

当法官带着案卷走进村委会了解情况、进行调解时,马玉新攥着厚厚一沓收购单据,手指在“刘某”的签名处重重敲了下,“这些卖桃子欠下的款项拖了三年,不能再让乡亲们寒心了!”在现场,刘某掏出账本诉苦:“不是赖账,是真周转不开。”话音未落,桃农们拍案而起:“俺们等得起,地里的桃树等不起!”

眼看调解要演变成冲突,马玉新与法官分头行动,采取“背靠背”的方式进行调解,多轮调解中,马玉新巧妙转换“陪审员+村书记”双重身份,他既是“翻译官”又是“缓冲带”,时而用“人要脸树要皮”的庄户话阐释“诉讼时效”,时而以人民陪审员视角分析“失信惩戒”的法律后果,将心比心为刘某分析诉讼成本、信誉风险,告知调解可以协商确定履行期限及还款方式,是解决纠纷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经5次“背对背”、3次“面对面”调解,最终双方达成桃款分两期支付的和解协议。经此一事,他给全村立了新规矩:使用格式欠条,倡导现金结算。

这次调解现场,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以《“枫”华正茂》为题真实记录:马玉新与法官沾满泥土的裤脚、按满红手印的和解协议、桃农们皱巴巴的笑脸,共同定格成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

方言喇叭传法典,“马陪审”让法治扎根沂蒙山村

“坐在审判席上,我就是人民的眼睛。”马玉新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担任人民陪审员以来,他深知法律才是解决矛盾的“金钥匙”,每当晨曦初露,石山庄村的大喇叭总会响起:“乡亲们注意啦,今天咱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赡养老人的规定……”这是“马陪审”把参审中学到的法律知识转化成“方言普法”,浑厚的声音伴着鸡鸣犬吠在山谷回荡,法治的种子就这样悄然散播。

寒冬,村民李大爷驾驶三轮车发生事故,面对复杂的赔偿纠纷,家属手足无措。马玉新以人民陪审员的专业视角指导家属固定证据,连夜翻看法律法规,对照事故责任认定书逐条分析,带着家属三次往返交警队协调,最终依法争取到合理赔偿。看着李大爷家灶台重新升起炊烟,他更坚定了“法律护民”的信念。如今在石山庄村,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土地纠纷,还是家长里短的婆媳矛盾,村民总会说:“先找玉新问问。”

为了让法治真正融入村民生活,马玉新把当人民陪审员学到的法律知识嚼碎了“反哺”乡亲,他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群众依法治村,每年举办“好媳妇”“好婆婆”“美在农家”表彰活动,在马玉新的带领下,依法办事、良好家风蔚然成风,石山庄村被评为“乡村振兴创优村”“平安建设先进村”“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从青丝到白发,从战士到“法治播种人”,马玉新用忠诚与智慧在村支书和人民陪审员岗位上书写初心答卷。当法治信仰在这片红色热土生根发芽,我们看见,一个老兵的身影正在与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融为一体,步履铿锵,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进发。

记者:张帅 编辑:俞丹 通讯员:郝俊平 校对:李莉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