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母婴传播。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母婴传播。
一、发生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典型发作:突发高热(体温可达 39-40℃)、寒战、头痛、全身酸痛,发热数小时后大汗淋漓,体温骤降,症状缓解,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发作。
其他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贫血、黄疸、肾功能衰竭、昏迷甚至死亡,尤其是孕妇、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风险更高。
传播链条如何形成?
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按蚊叮咬是最主要传播途径。当按蚊叮咬感染者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繁殖,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疟原虫注入人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前往疟疾流行区的旅行者、务工人员等。
二、科学防控:牢记 “防蚊、灭蚊、及时就医” 三原则
(一)防蚊: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
物理防蚊
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是儿童床需配备儿童专用蚊帐),外出时穿长袖长裤,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如含避蚊胺的产品,2 个月以上儿童可用)。
露营或野外作业时,选择穿浅色、透气的长袖衣物,携带便携式蚊帐。
环境治理
清除室内外积水,如花盆、水桶、废旧轮胎等,减少按蚊滋生地。
定期对庭院、阳台等区域进行清洁,喷洒灭蚊药剂。
(二)灭蚊:降低蚊虫密度
家庭可使用蚊香、电蚊拍、灭蚊灯等工具灭蚊。
社区或单位可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共区域(如沟渠、池塘周边)进行药物喷洒,开展灭蚊行动。
(三)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怀疑感染疟疾怎么办?若曾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或有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情况。
治疗要点:疟疾是可治之症,早期规范治疗能迅速控制病情。目前主要使用青蒿素类药物(如青蒿琥酯)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足疗程用药,避免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温馨提示:如需咨询疟疾防控知识或获取旅行健康建议,可拨打当地疾控中心热线或登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官网查询。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