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疆和比亚迪、华为一样,绝对是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在面对美国制裁的同时,比亚迪干掉了日本松下和韩国LG;华为更不用说,技术早已超越美国、全世界遥遥领先。
年入500亿!美国最痛恨的大疆,越制裁反而越强大!
逼得老美只能硬着头皮一边制裁,一边还不得不高价购买的大疆,是民族品牌的骄傲。是第一个面对老美制裁毫不在乎的中国公司。
大疆和比亚迪、华为一样,绝对是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在面对美国制裁的同时,比亚迪干掉了日本松下和韩国LG;华为更不用说,技术早已超越美国、全世界遥遥领先。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大疆也不遑多让,直接硬刚老美。面对美15%的关税制裁,直接反其道而行涨价13%。
大疆无人机靠着先进的技术和低廉的价格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相比同级别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优势。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无人能及。
大疆之所以会受到美制裁,是因为其在美国的使用率太高了。大疆的崛起速度让美国官方感到恐惧!
大疆在美国的执法和救援领域使用率高达90%,甚至于连美国的军方人员,都自掏腰包在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大疆无人机。
美国人自己都无视禁令争相购买,直接导致美国官方的禁令无法实行,最后只能无奈取消,这波制裁反而让大疆在美的知名度更高,也实现了中国企业成功对美的“反制裁”!
大疆公司是汪滔等人于2006年创立,靠着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高端专业飞行器的研发。
2007年大疆飞控第一次达成超视距飞行,突破视野疆界;2009年大疆又成功完成珠峰等高寒地区在内的西藏高原地区飞行测试;无不显示出大疆在专业飞行器领域的成就。
直至2012年,大疆开发出全球第一款无人机——‘大疆精灵 Phantom 1’。标志着大疆正式进入大众消费市场。靠着其简单易用的优势,大疆迅速占领了市场。2013年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销售额突破了8个亿,比2010年足足翻了80倍。
至此人们开始逐渐认识了这个出生于1980年的创始人。汪滔198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是香港科技大学的高材生。从小就对航模爱不释手,16岁获得的一架遥控飞机的损毁,让他萌生了“做一个能够自主控制直升机飞行的东西”出来的想法。
这也成了他后来对大疆产品近乎完美的追求理念。“直升机自动悬停”技术也成了他研究的课题。因为只要解决了飞行器停在空中不动,那就能想让它停在哪就停在哪。
2006年大疆刚刚成立之初,研发进度很慢。因为初创团队的四名成员中只有汪滔懂无人机,他不仅要研发还要给另外三人提供技术指导。这也导致后来公司招聘的其他员工失去信心,离开了大疆。
好在四人没有放弃,在没有收入的极度困难情况下继续着研究。但好景不长,因为股权变更导致四人产生分歧,另外三人也离开了。
这个时候的大疆已经“活”不下去了。在最危难的时候汪滔的研究生导师李泽湘加入了大疆,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大量资金,还通过他的人脉,引荐了很多专业人才。
经过2年的努力,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大疆推出的飞控系统XP3.1终于让模型机停在了空中。
2010年,大疆将相机和无人机结合,又将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技术运用到多旋翼飞行器上。成为了第一家提供商业用途成品飞行控制的厂商。
此时的大疆终于赚钱了,也度过了漫长的四年寒冬。有了资金的支持,大疆的科研进程更加迅速。到了2012年大疆精灵诞生后,大疆终于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仅仅是2014-2016年间,大疆就扩充了三条生产线。2015年估值更是达到了100亿美元。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有这么高的估值,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可以说是独一份。
到了2017年,大疆的员工数已超过1.1万人,共设有17个海外办公室。营收也达到了175.7亿元,利润更是达到43亿元。
但也正是在2017年,中国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给大疆的无人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美国五角大楼以“数据安全隐患”为借口,也对大疆实施制裁。
2019年5月,美国更是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将大疆列入“实体清单”。
虽然大疆极力澄清自己的产品不会用于“军事”用途,但这些突如其来的困难还是让大疆又一次面临抉择,再次进入缓慢发展的阶段。
直至短视频的爆火和旅拍的出现,让大疆再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国家对于新型职业无人机操作员的认可,使得中国民用无人机实现了全球最快增长。
大疆也抓住机会,靠着先进的无人机产品和尖端技术。一举拿下了全球无人机市场超80%的市场份额。创始人汪滔的身价也达到了惊人的470亿,成了大家口中“中国最会赚钱的80后CEO”。
到了2023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几乎已经被大疆完全垄断。
这个常戴着一副圆框眼镜,下巴中间留着一小撮胡子的80后,直至今日还一直保持着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的工作时间。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一直对产品有着极致的追求。不仅在民用无人机领域“独孤求败”,在2024年1月16日,又与比亚迪合作发布了车载无人机。
将汽车与无人机完美融合,依靠着精准自动起降,智能换电的产品优势。实打实的又圈了一波“大疆粉”。
虽然汪滔自己常年加班,但大疆却“不准员工加班”。要求员工必须9点之前下班,9点之后办公大楼统一熄灯。
如今大疆早已走上了高新技术研发与生产的快车道。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先锋,一直致力于民用无人机的研发。靠着大疆的创新精神,前不久刚刚完成无人机水下起飞的壮举。
这一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无疑让大疆在将来的无人机市场和“军事应用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走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做为创始人的汪滔,也注定会把他的“飞翔梦”做到极致的完美。
参考资料:
2023-08-16.大疆创新. 公司简介. DJI
2025-03-10..界面新闻. 500个品牌案例|大疆:用科技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2023-08-20.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大疆创新一夜成名的背后是什么?.
2023-08-19.金融界. 大疆回应“因风险大拒绝印军订单”:相关信息严重不实 始终反对产品的军事化用途.
2023-08-26. 澎湃新闻. 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大疆337调查作出裁定:不会发布禁令.
2024-09-11.观察者网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试图禁止大疆在美销售新款无人机.
2024-10-19.环球网. 大疆起诉美国国防部
来源:情感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