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对上谄媚,对下讨好,走向“反讨好”极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01:10 3

摘要:何同学此前凭借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如2019年凭借5G视频走红,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则视频播放量都能突破百万,在数码区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讨好型人格”与“反讨好”倾向的极端转变现象备受关注。近日,B站千万粉丝科技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争议事件,再次引发网友讨论。

何同学此前凭借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如2019年凭借5G视频走红,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则视频播放量都能突破百万,在数码区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然而,他近期的一条微博却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称以前打网约车,面对司机师傅的好评请求,即便当时答应,下车后却常常忘记操作,觉得这样不好。如今除非服务真的很好,否则会直接拒绝并表明“抱歉我不想打”,还将此视为锻炼真诚和勇气的方式,自认为是克服“讨好型人格”的实践。

但这一言论却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评论区迅速“沦陷”,舆论愤怒汹涌,最终他不得不删除微博。

网友愤怒的根源在于,大家感受到他存在阶层羞辱——对上讨好、对下傲慢。他刚给苹果CEO库克沏茶笑脸相迎,转头就对普通司机冷脸相对。他自述“练习表达真实自己”,却选择对他毫无权力优势的出租车司机作为练习对象,这种行为被大众视为情绪发泄的不对等对待。

从心理学角度看,“讨好型人格”存在反抗错位和自我合理化两个陷阱。很多人在拒绝“讨好”时,会出现情绪错位反弹,明明最想对老板说不,却跑去对家人、对服务人员表达“我不想顺从”,这其实是“把旧情绪发泄在最安全的人身上”。

何同学正是如此,他一直讨好权威,却不敢向其表达真实想法,转而对无权者摆冷脸。而且,讨好者一旦表达拒绝,极易陷入自我解释与标榜,何同学将拒绝司机好评的行为自我合理化为“心理练习”和“勇敢的表现”。

这一事件并非个例,生活中也存在类似情况。比如有人高中时,因性格孤僻,被同学开玩笑,后来与一个同样内向且有共同话题的人成为朋友,对其掏心掏肺,帮忙无数。然而,这个朋友却在背后说其坏话,还多次贬低。当事人当时因害怕失去朋友,疯狂认错求和,甚至为了挽回关系,在对方高考失利后,还期待对方能像以往一样对待自己,却不知对方早已将他视为“异类”。这种经历反映出“讨好型人格”在面对关系破裂时的无助与挣扎,以及错误地维持关系的方式。

对于何同学事件,网友看法不一。部分网友认为,何同学或许真的在努力克服“讨好型人格”的困扰,只是方式方法不当。他长期处于博主身份带来的“人设期待”压力下,不敢说真话,压抑在“表现好一点”的人设中,此次想“练勇气”是出于成长的冲动,只是力气使错了方向。

但更多网友则认为,真正的“对抗讨好型人格”,应该是敢于向权威表达真实,而不是对无权者摆冷脸。真诚不等于伤人,成长不等于冷漠,勇敢不该以他人的尊严为代价。

来源:炫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