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在荒漠播种自爱的树苗,教育家也难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06:30 2

摘要:调查发现,极少有孩子顽强追求自爱的信仰,而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虐自残,甚至抑郁,甚至轻生的孩子,却多得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探索教育几十年,我深信,自爱是生命的最高定律!

向前看,自爱是生命发展的原动力,是所有杰出生命证明的定律。

看现实,自爱是解决孩子所有心理疾病的特效药,自爱的孩子不抑郁。

教育的使命是播种自爱的信仰!

长期以来,教育背叛使命,学生问题才日益严重。

不仅如此,教育不断践踏孩子尊严,直到扼杀自爱,患上种种心理疾病。

调查发现,极少有孩子顽强追求自爱的信仰,而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虐自残,甚至抑郁,甚至轻生的孩子,却多得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人们并不反思教育问题,却把责任推给孩子,推给家长。

教育家面对问题孩子,大概也很棘手吧?

把自爱的信仰播种在孩子心灵深处,对教育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自爱的定律哪像几何定律一样,只需要一节课孩子就接受,并用来刷题?

苏霍姆宁斯基曾面对有打人恶习的男孩,不得已把自己的双手捆绑起来,然后也将孩子双手捆绑起来,跟孩子坐在一块,再细心教诲。

不过,面对眼下问题如此严重的孩子,苏霍姆宁斯基恐怕更不知所措了吧?

你对抑郁孩子说,孩子,请自爱吧!只要自爱,你就从抑郁的死胡同里走出来,见到自信的阳光!

可是哪怕你说一千遍,孩子还是挣扎在抑郁的噩梦醒不来。

心灵的荒漠天长日久,播种自爱的树苗就变得非常艰难,纵然天天用爱的清泉灌溉,烈日风沙也会使幼苗枯萎。

在荒漠耕耘,注定收获的希望很稀薄!

不过,教育家非常顽强,用一种智慧唤醒生命,播种自爱。

那是悲悯!

把孩子的不幸拿来自我心灵的舞台演绎,痛切肺腑,远比孩子痛得深刻,痛得清醒。

在怜悯的照耀下,孩子才勇敢地正视自我,洞见自我生命的不幸和荒唐——尊严第一次睁开眼睛。

如果批评是把孩子推向远处,饱含怜悯的呼唤却激励孩子看清自我行为的荒唐,心灵的荒漠,唤醒对恶习的反抗。

在怜悯的明镜里,孩子才发现自我生命的高贵和美丽。

原来,任恶习糟蹋自我,虐待自我,生命才卑贱丑恶;老师的爱使孩子受宠若惊,孩子才觉悟,自我也有追求尊严的权利,追求生命价值的权利!

在怜悯的启蒙下,孩子才张开眼,观察和思索自我生命:自我是谁,走向何方?

在怜悯的照耀下,孩子才揭穿恶习的阴谋,对自我生命有了重大发现。

懒惰的魔咒控制自我,用无所事事的安逸贿赂自我,却充满无聊的痛苦,灵魂漂泊的痛苦,未来无望的痛苦。

无所事事的安逸呀,已把自我折磨成一滩稀泥,只有自爱能振作生命,挽救自我。

怯懦的魔咒支配自我,用放弃的安逸贿赂自我,却充满失败的痛苦,受辱的痛苦,荒废学业的痛苦。

然而,从启蒙到重塑生命,是漫长艰难而往往失败的历程。

重塑生命只有一种路径:创造新行动,消灭旧恶习!

可是孩子不行动,固守恶习,你能怎样呢?

教育家无不是行动研究者,可绝不能用强制手段驱使孩子创新行动,鞭策只能激励,惩戒不是虐待!

当恶习积淀到一定深度,孩子就失去创新行动的能力,你能怎样呢?

即使教育家也不能不承认,习惯才是真理!

教育家也可能是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不断推动巨石,可巨石又不断回到原地,教育是场空耗!

是谁把孩子塑造成冥顽的巨石?#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

来源:灵拙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