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KOA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性,预计到2025年,KOA患病率将增加40%。目前KOA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主要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主。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类以关节、软骨的破坏及骨赘形成为病理改变状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临床主要表现是疼痛、肿胀、僵硬伴运动受限和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导致残疾,此病在中国发病率为3%~9%,好发于60岁以上女性。
KOA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性,预计到2025年,KOA患病率将增加40%。目前KOA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主要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主。
西医非手术疗法主要是口服非甾体类药、激素、止痛药等,疗效显著,但长期服用常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心脑血管不良反应。
因此高达41%的慢性疼痛患者求助于包括激光、针灸在内的非药物疗法作为辅助治疗。KOA在中医属“痹证”的范畴,病机多为本体亏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
艾灸可温通经脉,疏通气血,作为一种温热疗法用于治疗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
《医学入门》曾强调:“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有研究认为灸法产生效应与燃烧的材质无关,与光热效应关系更为密切。
另一项比较艾灸的光因素与热因素治疗KOA的研究显示艾灸的热因素总体疗效优于光因素,即热因素在灸疗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温热疗法治疗KOA有一定的优势,但温热疗法种类众多,不仅包括传统艾灸、隔物灸、温针灸、火针、中药热疗、蜡疗,也包含激光灸治疗、红外线治疗、短波、超声热疗、射频治疗等新兴技术。现将近5年温热疗法治疗KOA文献综述如下。
艾条灸
徐丽将11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艾灸联合口服软骨保护剂类药物和单纯口服软骨保护剂类药物,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聂斌等采用艾灸和口服西药治疗KOA,通过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艾灸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
周建英和李亚楠将艾灸结合安慰双氯芬酸钠凝胶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则是安慰艾灸结合双氯芬酸钠凝胶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膝关节疼痛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隔物灸
隔物灸最早见于《肘后备急药方》,联合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增强艾灸的温热效应。研究显示隔物灸可降低创伤型KOA模型兔血清中IL-1β和TNF-a的含量,并减轻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
田丹丹等采用隔物灸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药物治疗KOA患者,经过28天的治疗,研究组显效率为5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吴烨收集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隔物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隔物灸疗效显著(P
温针灸
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结合,热力通过针体传入穴位中,可加强温通经脉及调和气血的作用。
王晓玲等采用温针灸治疗KOA和探讨其对受试者等速肌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温针灸治疗KOA可减轻疼痛,改善功能(P
梁超等收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三个组,分别采用温针灸、假温针灸和口服西药治疗KOA。
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温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林如意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结果显示加用温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骨代谢情况,并减轻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厚程度(P
高新的研究亦表明温针灸治疗KOA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针刺组(P
火针
火针,古称“焠刺”“烧针”等,将针于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穴位,针体刺入机体会产生瞬时高温,导致病变组织灼伤坏死,加快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与消除。
何天峰等对KOA病人分别采用火针和电针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膝关节疼痛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火针组在改善关节僵硬和功能的远期疗效上优于电针组(P分别采用火针和口服西药治疗KOA患者,火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5.2%,西药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王兵通过对比火针和毫针治疗KOA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火针组的显效率较高(P
激光灸
激光可被人体组织的不同成分吸收,转化成不同的能量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其中热效应是激光效应很重要的一方面。临床上多选用波长为600~1300nm的激光治疗疾病。
研究显示10.6μmCO2激光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峰值波长相近,可在皮肤表面产生较为持久的热效应,具有类似灸疗的效果,且与传统艾灸相比无烟雾污染。
吴凡等将KOA患者随机分为CO2激光灸组与假激光灸组,经过12次治疗,结果显示激光灸组在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假激光灸组(P
刘晓艳等观察比较10.6μmCO2激光对三种不同中医证型(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滞筋骨)的KOA患者的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CO2激光灸均可改善3组患者膝关节的症状。
且阳虚寒凝型疗效最好,肾虚髓亏型最次(P结果显示激光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假激光组(P
LingZhao等采用10.6μm及650nm的复合激光治疗KOA,经过12次治疗,可有效缓解KOA受试者的关节疼痛(P
研究显示波长为808nm的半导体激光与生物组织作用时兼具深度和温热效应,将其应用于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手术中可加强软骨粘合及促进软骨细胞的活力。
红外线疗法
红外线是一种具有温热效应的电磁波,可扩张毛细血管,增加细胞内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与消散,常用作治疗慢性神经炎、关节扭伤、挫伤等疾病。
邱劲松采用红外线联合常规西药治疗30例KOA患者,以常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30例,治疗2周,结果显示红外线组病人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Stelian等用红外线照射KOA,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单用红外线起效较慢、较弱,临床上常被作为辅助手段联合应用,尤其是对药物治疗有不良副作用的患者。
短波透热法
短波治疗利用短波电流产生的高频电磁场,运用其穿透力强的物理属性,深入机体组织,在病变组织局部产生明显地温热效应,可加速局部血液及组织代谢循环,有效缓解骨骼肌肉的疼痛。
Fukuda将121例KOA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35)、安慰剂组(n=23)、低剂量短波(n=32)以及高剂量短波(n=31)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
疗程结束后,短波组的受试者较其他组疼痛明显减轻,且关节功能活动也得到提升(P0.05)。
最近的一篇Meta分析指出短波有助于缓解KOA引起的疼痛(P但在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超声热疗
超声热疗可升高局部组织的温度并促进血液循坏、组织代谢,有效缓解关节内部粘连的结缔组织,提高痛阈。研究显示低强度超声刺激能促进关节中软骨细胞形成,有利于修复损伤的软骨。
F.Tascigolu等将50例KOA受试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假超声组,结果显示超声组疗效明显优于假超声组(P
张启富等收集10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蜡疗、关节松动术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超声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功能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射频治疗
射频治疗是治疗骨骼肌肉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射频消融(RFA)、脉冲射频(PRF)以及低温射频消融(CRF)。RFA尖端处温度达60~80℃,可导致组织坏死或溶解。
PRF则每隔半秒发生一次信号中断,可减少神经持续性的伤害输入,并降低中枢神经痛的敏感性、放松肌肉,有助于缓解疼痛、修复神经功能以及软骨组织,它的治疗温度在42.0℃左右,不会对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CRF与RFA相似,但CRF在针尖处引入循环水,治疗温度在60.0℃左右,可扩大消融面积,激活更多神经元的有效性变化。
临床研究显示射频治疗缓解KOA病人疼痛效果显著,其疗效在疗程结束后可维持6~12个月,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温热疗法治疗KOA操作简便,可延缓疾病的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仍存在一些局限:
1、温热疗法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不够严谨,结局指标多为受试者的主观评价,未对结局评价者设盲,可因测量偏倚而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2、大部分临床研究仅着重于近期疗效,很少进行长期随访,KOA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的疾病,其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3、疗效评价指标不够规范和统一。4、目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且温热疗法治疗KOA的基础研究较少,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未来,我们应当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增加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明确温热疗法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使其在临床应用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推广。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