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要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探索出了
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司法新征程
以法治之力呵护创新“火种”
本刊特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要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精准匹配需求、助力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加速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重拳治侵权
守牢品牌经济“生命线”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战场上,白云区法院始终坚守阵地,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击侵权犯罪,为品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中茶”,作为我国茶叶商品上的首件商标,自1951年便持续使用,历经70载,凭借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与卓越品质,成为“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
然而,罗某可、罗某宝二人却动起歪脑筋,自2017年起于一处隐蔽加工厂内,偷偷生产假冒“中茶”等注册商标的茶叶,并借助网络渠道扩大销售,形成了完整的假冒名牌茶叶产销链条。经统计,二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茶叶价值高达126万余元。
法庭上,罗某可悔恨不已:“当初只是想借‘中茶’的名气多赚点钱,没想到这是犯罪。”
“他们的行为不仅侵犯了我们的商标专用权,还严重损害了我们茶叶品牌的声誉!”“中茶”商标专用权人负责人李某表示。
后白云区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罗某可、罗某宝有期徒刑五年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中茶”商标专用权人还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对罗某可、罗某宝发起民事诉讼。为统一查明案件事实,法院将两案进行了合并审理。
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交易方式、地域范围、规模、后果等因素,法院依法适用了3倍侵权惩罚性赔偿,判决罗某可、罗某宝赔偿经济损失100万余元。
“本案充分彰显了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强硬态度,为品牌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保护墙’。”案件承办法官、白云区法院民三庭庭长魏晶晶表示。
近五年,白云区法院适用侵权惩罚性赔偿民事案件共10件,最高赔偿金额达100万元,刑事案件中判处最高有期徒刑为六年零八个月,罚金最高达500万元,树立了鲜明司法导向,让受害者权益得以挽回,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铁腕护创新
筑牢技术秘密“防火墙”
得益于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优势,粤港澳三地在要素资源、平台项目等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广州某电机厂是由某香港有限公司设立,拥有光源专利技术的一家高新技术型企业,其主要生产“水银投影灯芯”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投影机光源,通过电极加热汞蒸汽发光。
2005年6月,皮某入职该电机厂,先后担任制造部经理、品质部经理等职务,并就公司拥有的“水银投影灯芯”生产工艺技术信息签署了保密协议。
然而,2012年皮某离职后,背弃承诺,成立了莱某公司,并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电机厂的“水银投影灯芯”生产工艺技术信息,并投入生产与销售。经审计,莱某公司销售同类型产品40余万个,侵权产品毛利共计7400余万元。
“涉案技术信息是我们厂多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创新的结晶,皮某的行为对我们厂的市场份额造成了极大冲击。”广州某电机厂负责人陈某痛心地说。
2022年11月,白云区法院对皮某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进行宣判,判处皮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涉案‘水银投影灯芯’生产工艺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企业独有的技术信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大背景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予以保护。”该案承办法官罗桂萍表示。
“这个关于技术秘密的判决极大地提振了企业信心,增强了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投资决心。”白云区港资高新技术企业广州超邦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惠说道。
白云区法院法官向电缆电线协会发送司法建议书,引导加强企业字号使用规范。
白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这背后,离不开知识产权司法强有力的保护。近三年来,白云区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万余件。
协同筑防线
构建多元解纷“生态圈”
“作为一名头部主播,您对产品评价的影响力远超普通消费者,更应谨言慎行。”2023年1月10日,在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巡回审判法庭内,围绕“阿道夫”品牌商业诋毁纠纷,白云区法院与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了一场联合调解,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阿道夫公司始创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洗护研发及销售的大型日化民营企业,经过近十年发展,现已成为广州市白云区的龙头企业。
“被告作为主播,发表夸张的负面评价,相关视频累计点赞超百万,使消费者误认为我们品牌的洗发水会导致脱发,致使产品全网销量骤降,退货率飙升。”阿道夫公司负责人李某当庭陈述。
由于当事人一方是网络主播,若以裁判方式处理,可能影响主播职业发展,也不利于及时挽救品牌声誉。
于是,庭审后不久,法官组织双方开展了圆桌会议,充分了解诉求,双方表示愿意调解,案件由此出现了转机。
“为了尽快解决纠纷,我们依托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业调解力量,邀请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参与,充分发挥部门协同联动、多元化解纠纷的作用。”该案承办法官邹宇婷说。
2023年7月,白云区法院与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协议,共建了“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协作基地”,通过设立巡回审判点,有效提升纠纷就地化解效率。
在联合调解团队的组织下,当事人了解了继续诉讼的利弊,最终主播刘某现场删除争议视频,并承诺今后测评产品会注明“个人体验仅供参考”。
除了与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协作基地”外,白云区法院还注重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版权等部门的合作,不断夯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基础。
2024年,该院联动各方力量在诉前成功调解案件1309件,调解成功率达36.53%,充分发挥了多元协同解纷的作用。
改革提质效
跑出知产审判“加速度”
过去,知识产权案件分散在民事、刑事、行政不同审判领域,存在着司法资源分散、审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诸多挑战。如今,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的推进,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罗某特公司是国际知名汽车技术、机械、电子电气公司,1999年成立中国公司管理业务。2020年5月,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发现博某公司涉嫌制造侵权罗某特公司商标商品,作出行政处罚,博某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而在同年9月,罗某特公司和其中国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起诉了博某公司。
“我们的商标在中国合法有效,博某公司未经许可制造相似标识产品,直接侵犯商标权。”罗某特公司代理律师孙某陈述。
博某公司负责人廖某则辩解:“我们只是制造产品,未销售,且标识与商标不完全一样,不算侵权。”
考虑到两案当事人一致、案件基本事实均涉罗某特公司商标侵权问题,法院决定合并审理。“这样能最大程度查明事实、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该案合议庭审判长何红丽表示。
最终,法院认定行政处罚决定合法,在行政案件中驳回博某公司诉求,在民事案件中判决博某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罗某特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10万元。
“这种审判模式不仅提高了审判效率,而且确保了法律适用统一,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教授卢纯昕认为。
白云区法院干警为企业代表讲解涉知产典型案例。
2023年以来,白云区法院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制度,有效形成保护合力,提高了司法保护效率。该院民事审判三庭也因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获评“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访谈
法周刊:白云区法院在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白云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姚义堂:“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白云区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为白云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恶意抢注商标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企业创新动力。
营造规则治理的制度环境。紧紧围绕区产业发展政策部署,先后出台“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二十一条意见”和“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十七条措施”,加强对高新科技、知名品牌、公平竞争等领域全方位司法保护。
2024年4月26日,白云区法院邀请100多名企业家代表在院开展“以高水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座谈会。
白云区法院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暨“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活动。
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聚焦企业经营发展风险问题,邀请辖区10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旁听庭审和专题座谈会,开展“以法兴企”走进百家民营企业活动39场次,量身编制《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向民营企业发放,设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展示区”,推动企业守法经营。
法周刊:近年来,白云区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法院之间有哪些协同联动的措施?
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文: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盘棋的大背景下,我们与法院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衔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力打造集司法审判、行政执法、维权援助、行业自律一体化协同保护的工作格局,为全区创新主体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法周刊: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您如何看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推动产业发展升级方面的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教授卢纯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等重要职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有效促进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活动和技术应用,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吁青 | 通讯员:林嘉丽 冯珉珊 文/图
责任编辑:辛九慧|联系电话:(010)67550730|电子邮箱:fzk@rmfyb.cn
来源:东坡不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