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潘建荣、丁志刚,市政法委原常务副书记陈自飞,市中医院原院长陈允望,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张峰,牡丹区政协主席葛广亮,牡丹区委宣传部部长郑巧玲,牡丹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潘丽,牡丹区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魏迪,牡丹区文旅局局长刘艳敏,胡集镇党
乙巳(2025)年恭祭伏羲尧舜禹大典在山东菏泽举行
4月22日(农历乙巳年3月25),乙巳(2025)年恭祭伏羲尧舜禹大典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尧舜禹主题公园举行。
大典以传统礼制共祭中华人文始祖和远祖,溯源中华文明之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提升菏泽作为伏羲尧舜禹发祥地的知名度和进一步打造菏泽祖源文化品牌。
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潘建荣、丁志刚,市政法委原常务副书记陈自飞,市中医院原院长陈允望,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张峰,牡丹区政协主席葛广亮,牡丹区委宣传部部长郑巧玲,牡丹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潘丽,牡丹区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魏迪,牡丹区文旅局局长刘艳敏,胡集镇党委书记王宏昊,胡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平顺,牡丹区原档案局局长、牡丹区伏羲桑梓尧舜故里研究会会长郝远进,区伏羲尧舜禹遗址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鹿心校、市民俗专家司等出席大典。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祖宗虽远,祭祀必诚。”郝远进主持祭祀仪式,王洪岳司礼,仪式严格遵循古礼,供桌上摆放着“三牲”“五谷”和时令珍馐。鸣炮21响,击鼓34通,鸣锣9响。
王宏昊致欢迎辞,郑巧玲讲话。潘建荣,丁志刚,菏泽市政协文史委, 牡丹区人民政府,牡丹区政协,牡丹区委宣传部,牡丹区委统战部,区文化和旅游局,胡集镇党委、政府,牡丹区伏羲尧舜禹遗址管理服务中心,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菏泽市雷泽祖源文化研究院,菏泽虞舜文化研究会,菏泽市曹州历史文化研究院,牡丹区伏羲桑梓尧舜故里研究会等分别敬献花篮。
丁志刚主祭并恭读祭文,全体人员正冠整衣,向中华先祖伏羲、尧、舜、禹等列祖列宗行五鞠躬礼,礼敬祖先,慎终追远。
本次大典由牡丹区人民政府、牡丹区政协、中共牡丹区委宣传部、中共牡丹区委统战部主办,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菏泽市牡丹区文化和旅游局、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人民政府承办。
菏泽,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自古就有“伏羲桑梓、尧舜故里”的美誉。这里曾是商汤京畿、曹国疆土,孕育了孙膑、吴起、范蠡、曹植、黄巢、宋江等众多历史名人,伏羲在此“一画开天”,以八卦定乾坤,肇启了华夏文明的智慧之光;尧舜禹三代圣王以德治世,推行“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伦理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让菏泽这片土地处处焕发着中华文明的蓬勃生机、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争先进位、走在前列”总目标,不断挖掘祖源文化资源,以敬畏之心赓续中华文脉。我们通过召开“先秦成阳故城与帝尧陵研讨会”、“重阳节·中华孝文化研讨会”、“中华伏羲祖源文化论坛”等学术盛会、连续17年举办春秋两季“全球公祭尧舜禹大典”,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祖源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实际行动传承文明薪火、凝聚民族精神,共同擦亮“文明之源、祖源圣地”的文化名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菏泽市计划生育协会原会长郑合生,市委巡察办副主任徐增献,长春地质学院教授董启山,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张晨霞,菏泽市雷泽祖源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勇行,世界马氏联谊总会常务副秘书长、九州马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马学民,菏泽市曹州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郭丽,菏泽虞舜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连衡,牡丹区伏羲桑梓尧舜故里研究会副会长杜立志,菏泽市帝舜文化委员会会长陈令乐,湖北省陈氏宗亲、菏泽市帝舜文化委员会执行会长陈昌君,浙江宁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富军,菏泽市雷泽祖源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庞秋意,祖源文化德孝传承中心主任桑贤阔,山东朱氏宗亲会会长朱金义,中华成氏文化促进会名誉顾问成兆生,菏泽市民俗礼仪研究中心主任李海涛,菏泽市傅说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付冠军,菏泽祖源红色文化宣传队队长孙家翠及来自北京、湖北、福建等各省市的文化学者、社会团体、各姓氏代表,胡集镇及周边村镇的姓氏代表等参加大典。
大典后,李海涛、桑贤阔等身着玄纁礼服,九位姓氏会首身着代表各姓的华章礼服,传统礼仪队执羽籥之器,踏《韶乐》节拍,一同行108拜周公大礼。
文图:马学民
来源:魅力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