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永远有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00:36 2

摘要:不仅对新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还发现了很多学习内容和知识点都是可迁移的,比如小组工作,可以对应我们在自媒体学习中的社群学习,个案可以是一对一的私教,诸如此类。

这三天去参加了市委社工部、市中青社会工作中心举办的社工培训课程,短短三天时间过了上百个课时的学习内容,脑瓜子很累,但也很充实。

不仅对新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还发现了很多学习内容和知识点都是可迁移的,比如小组工作,可以对应我们在自媒体学习中的社群学习,个案可以是一对一的私教,诸如此类。

进入社工领域的学习,事出偶然,但真正进入了会发现,也很有趣,因为社工是最贴近生活的职业,虽然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进入这个领域,也没有具体的规划,但仍然觉得这些知识不会白学。

但三天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两位老师的讲解,她们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读书永远有用。

特别是全国妇联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王献蜜老师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谈到读博的经历,去国外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国内各个地方调研的经历,虽然故事不够生动,但感觉每一份经历都赋予了她独特的视角,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份独特视角下的精彩人生,这正是很多人终其一生在奋斗的向往生活,透过她,也透过身边的很多人,都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读书是通往向往生活的捷径,且读书永远有用。

亲戚家一个小妹妹,大约是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十几岁的年纪出来打工能做些什么呢?在饭店里当过服务员,抱怨每天要站的时间太长;去理发店里学过理发,耐不住每天都有洗不完的头,师傅讲的理解不透,悄悄辞了职,男朋友谈了一个又一个,日子过得一团糟……

有天她妈妈跟我闲聊,说她过得并不幸福,也不开心……

“能开心,能幸福,才怪!”我脱口而出。

看着她妈妈愣了下,从自我立场,又补了句:“趁她年轻,赶紧让她学个技术,至少将来能有个手艺养活自己……”

她妈妈眼睛突然亮了一下:“过几年,结了婚,生了孩子,还不在家带娃,要学什么手艺,男的还能不养她啊……”

也许这才是不开心,不幸福的根源。

有些人的观念不仅毁了自己的一生,也会毁了儿女的一生,我没再接话,也听不清她下面再说什么。

读书和不读书过得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也是两种不同的视角,更是两种不同的生活。

在餐厅里做一个月的服务员获得的收入,可能不及王老师在台上讲课两小时的收入。

读书有用,在社会上的每一刻都会被具象化。

即便现在人们唱衰大学生、本科生、硕士生找不到工作,出去送外卖,在家带娃的硕士生也会进入妈妈圈鄙视链的底层,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还不是在家带娃,还不是送外卖,跑滴滴,但他们的认知真的和没有读过书的人是两个层次,触底反弹的能力也自是不同。

读书不一定是读的书有用,但通过读书培养出来的学习能力一定有用。

一紫曾写过几篇关于齐齐的故事,真的被这个女孩给惊艳到,最近也在读她的一本书《左手月亮,右手六便士: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里面写了很多通过写作、阅读、互联网改变命运的故事。

插播一下,作为普通人的精神食粮,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微信读书可以直接看,但现在微信读书大部分都是要会员,可以通过阅读领币的方式购买,如果要是充值才能购买的话,推荐你买下面实体纸质书,看起来不伤眼,也更容易上瘾,沉浸式阅读。

齐齐的惊艳也在于此。

6岁父亲离世,14岁半辍学,揣着妈妈卖头发的20元钱和奶奶攒下的5元钱南下去了一家服装厂踩缝纫机,5毛钱一袋的飘柔洗发水能用两三次,每天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由于水土不服右脚溃烂,也舍不得休息一天,同事戏称她为“左脚女侠”……

就这样在底层跌摸滚爬八九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跟着妹妹一起进了上海一家网络公司做销售员,这也是她改变命运的地方。

互联网让她认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她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在适应公式工作大半年后她开始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出路,尝试在网络上写作,将读过的书,与经历过的事,认识的人,做一个完美的结合,把这些成长的经历都变成鲜活的故事,在互联网上打造出了一片新的世界,也有了辞职回家专职写作的底气,也更靠近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看,无论什么样的起点,什么样的经历,读书都是有用的,它能让你在任何时刻都有触底反弹的能力,也能让你找到向着更好生活奋斗的方法。

这是读书学习赋予我们的力量,无数的真人真事都在跟我们诠释这个真理,读书永远有用,也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捷径,你我或许都是其中的受益者。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马上就要来了,读有用的书,过向往的生活,愿我们都如愿,以上共勉!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