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游戏、提到“玩儿”,你会想到什么?玩忽职守、玩世不恭、玩物丧志……玩儿游戏的背后似乎总是隐藏着一些焦虑和愧疚,喜欢它的同时却总是隐藏着一丝害怕。实际上,游戏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来——因为现实实在是个设计得太糟糕的游戏。
提到游戏、提到“玩儿”,你会想到什么?玩忽职守、玩世不恭、玩物丧志……玩儿游戏的背后似乎总是隐藏着一些焦虑和愧疚,喜欢它的同时却总是隐藏着一丝害怕。实际上,游戏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来——因为现实实在是个设计得太糟糕的游戏。
积极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享乐适应”,它说的是,我们总是尝试在自身之外寻找幸福,把焦点放在外在奖励的东西上,比如金钱、物质、地位或赞许。得到这些东西能让我们感觉愉悦,但我们很容易对他们产生耐受性,导致这种愉悦感不会持续太久。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越尝试找到幸福,幸福就越难找到。
让自己长期幸福的办法,科学上叫“自成目的”。它说的是,当我们把焦点放在内在奖励的东西上,就能靠自己持续的创造幸福。“自成目的”的工作和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一、自我选择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从外在的习俗或他人的约束下产生,而是自发的产生。加入畅玩西游是每个玩家的自愿选择。
二、个人最优化的障碍。目标的完成不会太过顺利,也不会太过苦难,它需要我们付出一些努力,却又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三、持续不断的反馈。过程中,我们能不断接收到向目标靠近的反馈,让我们更有动力撇开干扰因素,持续的进入心流状态。
畅玩西游刚好具备以上三个要素。我们总习惯盯着沉迷游戏的坏处,但事实上游戏有着更加深层的好处:
一、更乐观的态度。现实中我们逃避失败、恐惧失败,但游戏最让人沉迷的时候,就是我们不断遭遇失败的时候。数十次的失败迎来成功时,游戏的乐趣也就终止了。也就是说,在游戏中,胜利会终结乐趣,失败却能够维持乐趣。游戏以这样特别的方式让我们开心兴奋,让我们享受失败、变得乐观。
二、更好的人际关系。处于尴尬的社交环境时,一起玩游戏是帮助我们拆除社交高墙最好的方式。游戏中我们互相调侃,这能强化彼此之间的正面感受——只有互相感觉良好,才能够接受彼此的调侃。放手让别人取笑,我们就肯定了自己愿意处在一个“被攻击”的位置,因为它能够建立信任,让我们更讨人喜欢。
三、更大的生活意义。直接为生活找到更大的意义很难,但我们很容易给游戏赋予一个更加宏大的意义。这个意义让我们不再只为自己投身游戏,而是为了彼此、为了更加宏大的事业而带来的幸福和快感。
就像《畅玩西游》,它不仅拥有非常良性的生态设计,这是游戏本身的运营机制,是聪明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深谙文化输出的智慧,这是对于整个社会乃至全球发展的认知,是真正的格局所在。
我们所做的事情,带有极强的产业带动性,具备强大的文化IP赋能。在文化输出上,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具备强大传播力量的首先是文化,实现利润的也是文化,让平台持久的更是文化。当我们借助游戏模式去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利用游戏实现全球性合作,理解到这些,赚钱其实水到渠成。这,就是《畅玩西游》用游戏塑造未来的底气与担当。
游戏是 21 世纪的诗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