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间最美四月天,茶香芬芳正当时。仲春四月,汉水之滨,春意盎然。4月22日,由汉滨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硒有田园•茶香晏坝”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活动走进晏坝镇。从茶山到田间地头再到工厂车间,一幅茶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跃然眼前。
人间最美四月天,茶香芬芳正当时。仲春四月,汉水之滨,春意盎然。4月22日,由汉滨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硒有田园•茶香晏坝”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活动走进晏坝镇。从茶山到田间地头再到工厂车间,一幅茶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跃然眼前。
“硒有田园•茶香晏坝”新闻发布现场
漫步在安康山川秀美农业有限公司的茶园,这里满目葱茏,茶树错落有致,在山川间铺展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这些茶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为优质茶叶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我们茶园总面积1680亩,已逐步成长为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旅游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配备了先进生产设施,拥有红茶、绿茶、白茶、茶花茶自动化生产线,让我们形成了年产干茶15吨的生产规模,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每一杯茶叶都品质上乘、口感醇厚。”该公司负责人雷虹向记者介绍,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该公司还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杨凌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协作关系。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在茶叶种植技术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工艺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2项。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汉滨区晏坝镇康聚龙茶叶园区的茶农正在采摘茶叶
“茶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茶叶产业不仅仅是我镇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更是我们的富民产业、希望产业。目前,全镇茶园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拥有大小茶企15个,年产绿茶、红茶、茶花茶150余吨,茶叶产值达17152.7万元。晏坝镇不仅享有‘晏坝晏茗、万里飘香’之美誉,更是先后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农业产业强镇’。‘硒茶奶奶’‘龙雀春’‘秦仙林’‘陕春茶’‘浩龙春’等标志产品等深得消费者青睐。”晏坝镇党委书记胡兴宝说,近年来,该镇坚持走“生态立茶、科技兴茶、品牌强茶”的发展之路,把茶叶产业作为群众增收支柱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奖扶政策文件,在科研创新、关键技术环节、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予以重点培育,推动茶园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智能化和“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的深度融合。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使晏坝的一座座茶山、一片片茶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法宝。
茶农们将采摘的鲜叶交到茶叶公司
从汉江畔的传统茶行到现代化科技企业,汉滨区德润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这片土地的深度融合。“我们自主研发的‘纯菌金花富硒茶发酵’技术已完成小试,通过益生菌发酵提升茶叶的抗氧化性和硒元素活性,新品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夏秋茶的附加值,更为富硒茶的功能性开发开辟了新路径。”该公司负责人王璇说,该公司始终以“联农带农”为使命,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三县区五个镇的2000余名茶农增收,建设的“陕茶1号”科普文化馆,已成为传播安康富硒茶文化的重要窗口,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广“硒茶+旅游”“硒茶+健康”等新业态,让晏坝的硒土茶山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晏坝镇党委书记胡兴宝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镇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践行“两山论”的重点产业、富民产业来打造,坚定不移做大茶叶产业规模、提升茶叶品质、用心用情服务茶企业,不遗余力做强茶叶品牌,弘扬茶文化,同时非常希望与天下茶人、茶商,共商、共享这份绿色红利,共创这片发展绿海!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来源:西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