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国产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春晚舞台上的宇树科技机器人精彩亮相,灵伴科技的“AI+AR”智能眼镜引发关注……浙江省杭州市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成果不断涌现。
窦 皓
今年以来,国产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春晚舞台上的宇树科技机器人精彩亮相,灵伴科技的“AI+AR”智能眼镜引发关注……浙江省杭州市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成果不断涌现。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年产值超5700亿元,而杭州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500家。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杭州超前的产业布局。早在2014年,杭州便提出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方向的信息经济。2018年,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的目标。同时杭州市设立了规模为5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今年年初,杭州发布《杭州市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通过重点发展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和数据集、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全方位提升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推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杭州人工智能相关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说,基于大量数据的学习训练必不可少,因此算力支撑至关重要。今年3月,杭州市首个多元异构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杭州市算力资源调度服务平台发布,首批接入了5家数据中心。企业在“算力超市”找到自己要用的算力,点击鼠标一键下单,在线签合同、使用,购买算力将像淘宝购物一样简单便捷。从算力、算法到数据,杭州持续完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降低相关要素的获得和使用成本,使人工智能这棵大树茁壮成长,不断长出新的“枝杈”。
图灵小镇、互联网小镇、人工智能小镇……一批集聚了大量相关企业的特色小镇诞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更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发力的良好生态。
企业引进来,更要留得下,贴心专业的服务必不可少。“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是杭州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常说的一句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市场不确定性,除了需要常规的配套措施外,还需要政府对新技术、新产品给予支持。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灵伴科技,曾面临智能眼镜产品缺乏应用场景的难题。余杭区政府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在良渚博物院开展试点,戴上眼镜让文物“活起来”,由此意外开辟出一条文博数字化新赛道。强脑科技推出的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等一系列产品,最初销路不畅,余杭区残联主动采购,还联系电商,通过直播的方式帮助企业推广产品。
杭州市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协同、持续发力、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