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给人民网网友回信。这封回信,既见证着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传递着民生关怀,也勾勒出新一年的发展图景。既是对一年来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的郑重承诺。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给人民网网友回信。这封回信,既见证着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传递着民生关怀,也勾勒出新一年的发展图景。既是对一年来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的郑重承诺。
从倪岳峰书记的回信中,我们感受到河北全省上下将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燕赵儿女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勃勃生机。本网推出系列报道,深度解码回信中提到的各项成绩的背后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汇聚更多共识。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在给人民网网友回信中提到“常住人口历史性地由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
这一转折不仅终结了河北连续多年的人口净流出态势,更折射出这片土地正以新兴产业勃发、政策红利释放和区域协同提速的“磁力”,重新吸引人才扎根,激活就业市场新活力。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燕伟,解读河北省的就业新图景。
政策“组合拳” 稳住就业“基本盘”
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4月11日召开的“河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城镇新增就业22.7万人,全省就业局势总体平稳。
“我省连续第2年被评为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获得国家奖励资金5000万元。张家口市成功争取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国家支持资金1亿元。”杨燕伟用一组数据说明——落实就业补贴政策促就业,2024年发放就业补助专项资金33.26亿元,直接帮扶重点群体46.91万人次;用好失业保险政策稳就业,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56.97万家单位减轻失业保险费负担53.91亿元,惠及833.23万名参保职工;强化创业政策扶持带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42亿元,扶持带动1.78万人创业就业;投放“人社惠农贷”700.78亿元,惠及农村居民42.63万人次、小微企业0.93万户;发放“人社惠企贷”205.51亿元,助力5921家小微企业稳岗扩岗促就业。
2025年京津冀人社协同活动月促就业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赵明妍摄
政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上,还体现在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上。杨燕伟表示,河北制定拓展京津劳务市场1+4行动方案,深化“五省六方”劳务协作,新增河北福嫂等劳动力到京津就业27.9万人,促进农民工就业规模稳定在1239万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脱贫人口务工就业95.13万人。分级分类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落实“1131”就业服务,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多措并举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十二条措施》,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稳定政策性岗位,挖掘市场化就业空间,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同时,积极开展访企拓岗,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分区域春季、秋季学期招聘活动、“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等活动,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对接,线上常态化投放岗位,开展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线下不间断组织招聘,以活动密度提升市场热度,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创业,2024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好于上年。
服务“暖心桥” 就业创业有温度
“1万个家政岗位助河北劳动者到京津就业!”近日,河北省人社厅与京东集团签署协议,推动“河北福嫂”等劳务品牌走向京津。此前,河北已拓展京津劳务市场,通过定向招聘、技能培训输送人才,区域协同就业网络越织越密。
河北省人社厅与京东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杨燕伟表示,京津冀人社部门加强各领域深化协作,推动社保卡“一卡通”、拓展京津劳务市场、人才共育共享等工作多点开花、创新突破。截至2025年3月底,京津冀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7亿人,签发电子社保卡9693万张;河北省累计为7626万人发放实体卡,签发电子社保卡6726万张,覆盖率达91%,居全国第4。
在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方面,河北省紧跟时代步伐,让就业服务更加高效、精准。出台新区疏解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建立新区单独工伤保险目录,向新区下放7项省级管理权限,充分赋予新区先行先试自主权。在新区开展高质量充分就业、个人养老金、社保卡一卡通等试点,争取国家促成4所疏解高校享受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政策,建立新区工伤保险“守护心脏”应急救护体系,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覆盖。配合“雄才16条”落地,出台支持新区人才工作15条政策措施,支持新区对外省职称自主认定,提高事业单位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首次发布新区7个专业领域20项境外职业资格单项认可目录,连续6年编制发布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同步举办招才引智大会等系列活动。
为促进企业和求职者“双向奔赴”,河北省依托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调度系统,将2.55万家企业纳入重点调度保障范围,2024年以来帮助6693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缺口2.03万人;开展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精心组织“直播带岗”等特色专场招聘,举办线上专场招聘活动5795场,发布岗位151万个,线下专场招聘活动2693场,发布岗位146.8万个,促进就业68.94万人次;举办河北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大会、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沿海经济崛起带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数字人才招聘大会和“冀才高校行”全国巡回引才等招才引智活动,组织全省2100余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参会,发布人才需求6万个……
就业服务是连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桥梁,河北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为就业创业搭建起了一座“暖心桥”。
未来“新征程” 就业目标更明确
展望未来,河北省就业工作目标明确、信心坚定。
杨燕伟表示,2025年,河北省人社系统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组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加快落实国家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围绕先进制造业、消费新热点、民生新需求、重大工程项目等领域行业,面向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等,加大就业岗位释放力度。全面落实稳岗返还、政府补贴等存量就业政策,及时储备和出台就业增量政策。”杨燕伟说。
此外,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河北还将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稳定“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员数量,加强就业见习,全面推广求职训练营,提升就业能力。发挥国家就业公共服务区域中心(北京)作用,深化“五省六方”劳务协作,持续拓展京津劳务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加强针对性援助帮扶,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据杨燕伟介绍,河北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一老一小”、先进制造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21万人次。举办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京津冀康养职业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广衡水“零工超市”做法,打造“大数据+铁脚板”、群众“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匹配。
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吉祥物。人民网记者 赵明妍摄
春风化雨,未来可期。河北正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开放的协同、更创新的业态,奋力书写就业民生答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来源:中公学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