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43届爱鸟周开幕式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科技筑梦 创新成长”科技节启动仪式在海淀实验小学花园村校区隆重举行。海淀实验小学集团校长宋继东、副书记钱军,首都师范大学学工部(处)部(处)长齐成龙、副部(处)长王磊,生命科学学院
4月22日,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43届爱鸟周开幕式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科技筑梦 创新成长”科技节启动仪式在海淀实验小学花园村校区隆重举行。海淀实验小学集团校长宋继东、副书记钱军,首都师范大学学工部(处)部(处)长齐成龙、副部(处)长王磊,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文利、副书记李媛媛,爱鸟周创始人高武、亲历者李学东老师出席开幕式。来自四川省德阳市首批未来教育家项目的校长们和两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宋继东致开幕辞。他表示,科技文化节作为 “五育融合” 的重要载体,此次与首都师大生科院已持续43年的爱鸟周活动携手,旨在打造 “以科技赋能生态保护,以实践强化责任担当” 的育人新场景。宋继东希望同学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将科技力量用于守护生态的实际行动,在探索自然中收获w成长。
生科院党委书记王文利回顾了爱鸟周的发展历程。自1982 年发起首个公益性质爱鸟周科普活动以来,累计吸引数十万名公众参与,近年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山公园,北京市中小学等地开展多场科普活动。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园科普浸润行动,发挥多方优势协同育人,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科普水平,让更多群体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守护者。
开幕式上,海淀实验小学举行了科技副校长聘任仪式,科学学科主管郑艳君介绍了科技节整体情况,生科院大学生志愿者秘雪儿作爱鸟周科普微讲堂,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科技节暨爱鸟周活动启幕。
开幕式后,爱鸟周科普巡展活动正式启动。在实验小学田径场上,生科院的科普志愿者们结合珍稀鸟类标本和科普展板为小学生们介绍讲解鸟类特征和习性、鸟类保护现状和救鸟指南。高武、李学东老师现场示范,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通过羽毛结构、喙部形态等细节,观察鸟类生存智慧,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本届“爱鸟周”将于4月至5月期间陆续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都市属公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及海淀实验小学多个校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积极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共建,持续深化“爱鸟周”科普活动品牌建设。
来源:岚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