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杨辉墓彩釉陶俑出土于贵州遵义团溪杨辉墓 。杨辉为播州第二十四世土司,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 年)袭播州宣慰使之职 ,是当时播州最高统治者,卒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 年)。
明杨辉墓彩釉陶俑
明杨辉墓彩釉陶俑出土于贵州遵义团溪杨辉墓 。杨辉为播州第二十四世土司,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 年)袭播州宣慰使之职 ,是当时播州最高统治者,卒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 年)。
这组彩釉陶俑共 70 件 ,为泥质釉陶。由 33 件骑马俑和 37 件步俑组成 。骑马俑高者通高 29.5 厘米 ,步俑高矮不一,高者通高 27 厘米 。其种类丰富,有佩剑骑马俑 6 件、捧印骑马俑 1 件 、吹号骑马俑 4 件 、持物骑马俑 14 件 、背物骑马俑 8 件 、牵马步俑 1 件 、持物步俑 14 件 、敲锣打鼓击镈步俑 9 件 、侍步俑 13 件 。
明杨辉墓彩釉陶俑生动模拟仪仗队伍中各种人物姿态,有的骑马佩剑威风凛凛,有的敲锣打鼓神情专注,有的牵马侍立姿态恭敬,仿佛再现墓主人生前出行的盛大场面 。该陶俑面部表情细腻,或傲娇、或深沉、或努力、或高兴 ,细微表情栩栩如生,让观者产生诸多遐想 。陶俑穿着的服饰颇为讲究,有传统交领服饰,也有圆领窄袖长袍 ,从侧面反映出明代的服饰特点和文化风貌 ,为研究明代服饰提供了实物例证 。
此文物是贵州境内发掘的阵容最大、形象最丰富的彩釉陶俑仪仗队 ,是播州土司文化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些陶俑,可窥探当时播州土司的权势与生活排场,了解其出行仪仗规制等情况 。它们既吸收中原地区陶俑制作技法和风格,又融入西南地区文化元素与审美特点 ,反映明代贵州地区与中原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和交流融合。
来源:动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