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亩水稻插秧全面启动 重庆大足“双模式”春耕成示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02:05 2

摘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重庆大足区正式拉开45万亩水稻插秧序幕。在万古镇升斗村高标准农田里,机插秧与无人机直播、飞防作业同步开展,科技力量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重庆大足区正式拉开45万亩水稻插秧序幕。在万古镇升斗村高标准农田里,机插秧与无人机直播、飞防作业同步开展,科技力量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4月22日,大足区万古镇升斗村连片农田里呈现出“人机协同”的春耕盛景,2台高速插秧机往返穿梭,不到1小时便完成4亩地的栽插。同时,2架无人机一边将稻种均匀播撒至平坦地块,一边对已播区域进行飞防作业,防治苗期病虫害。种植大户田永明介绍,这种“机插秧+无人机直播+飞防”的立体作业模式,让单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种植大户田永明说,无人机直播具有高效、精准的显著特点,单人单机每天能够完成200亩以上的播种任务 ,效率是传统人工播种的10倍以上,且能实现精准播种、均匀分布,省去了育秧、移栽等繁琐环节,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无人机直播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形。对于一些地势起伏较大、形状不规则或者存在较多障碍物的田块,无人机难以进行有效作业。在这些区域,工作人员采用了传统的机器插秧方式。

作为大足区春耕“双模式”试点,升斗村的实践正是全区农业机械化升级的缩影。近年来,大足通过“代耕代种代收”社会化服务模式,整合2000余套农机设备,构建起从育秧、播种到烘干、收割的10道工序“全链条”服务体系。今年45万亩水稻种植中,机械化作业覆盖率预计突破70%,其中无人机直播面积达15万亩。

大足区万古镇党委副书记黄轶表示,为确保水稻种植工作顺利进行,技术人员全程驻点指导,针对不同地形和土壤条件,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次万古镇升斗村采用两种种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既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的高效性,又兼顾了复杂地形的实际需求,实现了水稻种植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也为我区其他镇街的水稻种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眼下,随着“农机+农技”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大足区正以万古镇为样板,将“机插+飞播+飞防”协同作业模式向全区各镇街复制。作为成渝地区重要“米袋子”,这片沃野正通过“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为粮食稳产增收筑牢科技根基。(李东)

来源:李小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