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龙泉社区入选全国第三批完整社区建设典型案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09:20 2

摘要:龙泉社区下辖新京都东区、新京都西区、盛庭小区、金山嘉园等8个小区,社区面积49公顷,现有居民5089户,人口12561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前的龙泉社区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活动场所不完备、智能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总结梳理了10个完整社区建设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我省邢台市襄都区龙泉社区入选。

龙泉社区下辖新京都东区、新京都西区、盛庭小区、金山嘉园等8个小区,社区面积49公顷,现有居民5089户,人口12561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前的龙泉社区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活动场所不完备、智能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龙泉社区将工作重心放在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盘活集体资产,整合服务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实施城中村拆迁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协同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共驻共建,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居民群众共治共享,完善人性化服务功能,拓展全民便捷化生活场景,打造功能齐备、居民有感的美好生活家园。

共谋:望闻问切,社区体检“精准化”

龙泉社区整合市、区、镇、社区四级力量,成立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线下百姓议事厅畅谈、线上社区直播间互动等多种渠道,广泛征集社区服务需求和居民意见建议。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为引领,一体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营:置换空间,服务设施“便捷化”

结合城中村改造工作,腾挪置换、优化布局,增加社区服务设施供给,实现空间、资源共享。深入挖掘利用社区公共资源,新建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政务服务、民事调解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区图书馆共同搭建“社区书吧”,让居民可以享受异地借书、还书等便捷服务。利用闲置商业楼层,由社区投资建设公共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增设各类服务设施,定期开展心理咨询、童趣棋韵等活动,免费向居民开放,将社区打造成美好生活共同体。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引入社会资本,由区慈善总会为社区捐赠烤电仪、按摩椅、康复器材等设施,通过专业机构运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就餐、就医、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利用机构盈利反哺社区公益服务,达成服务设施共营可持续。围绕家校社共育,新建1所集 0—3岁托育、幼儿学前教育为一体的幼儿园,成立“小小”观察团,开展儿童议事、心理辅导、亲子运动、国学课堂等活动。

盘活社区集体资产和开发单位闲置楼宇资源,在社区新建便民综合超市,增设金融网点、快递驿站、便利店、小修小补点、药店等便民商业服务,实现暖心服务零距离。

共建:量体裁衣,生活环境“宜居化”

通过征集居民意见建议,推进“点餐式”老旧小区改造,科学编制改造规划方案,对所辖盛庭小区进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对保安小区进行楼顶防水改造,对各小区进行泥土地硬化利用,治理“飞线”,拆违除危,硬化亮化背街小巷,解决了建筑楼体老化、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由住建部门牵头,整合教育、卫健、民政、城管等部门,改造社区低效空间,建设慢行步道、街角绿地等,满足社区居民文化休闲生活需求。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增设充电桩、停车位,加装便民座椅、健身器材,让“老破小”加速焕新、提升居民幸福感。

共治:末端落实,基层治理“长效化”

创新“一制两网三融合”新机制,发挥“党建联席会”机制作用,与辖区18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织密“网格+网络”管理体系,构建“片区—小区—楼栋”三级网格架构,开通线上“百姓议事厅”,调动居民代表、在职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包片民警、专业人员、社会组织等进网入格,通过收集意见建议,实现民呼我应、民难我解,切实解决社区出行、便民设施等“关键小事”150余项,实现党建、治理、服务三方融合。

通过“组织化安排内育+社会化动员外引”的方式,培育“七色花”志愿服务品牌,孵化带动近2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助力实现100余个“微心愿”。创新“志愿服务银行”储值兑换活动,居民志愿者凭积分到共建单位兑换洗车、理发等服务,激发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

共享:一网通办,居家服务“智能化”

龙泉社区整合物管服务信息平台、百姓议事抖音直播间、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管理系统、“法政公社”综合服务小程序等便捷方式,集中打造“智慧社区可视化服务平台”,实现“物管+城管+智管”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平台报警、反馈等方式,“一键”链接居民和社区,常态化保障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以智慧民生守护幸福生活。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