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圈的“黄埔军校”:新东方老师出走创业,为何个个身家过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00:49 2

摘要:从托福讲师到比特币首富,从英语教师到直播顶流,新东方系创业者们的财富密码,早在90年代就被刻进了中关村斑驳的墙缝里。

1993年,北京中关村一间破旧教室里,俞敏洪用浆糊刷着托福培训班的招生广告,手冻得通红。

这位刚从北大辞职的年轻人不会想到,自己创办的新东方会成为中国教育界的“造富工厂”。

更不会料到30年后,那些从他课堂出走的老师,个个身家过亿。

从托福讲师到比特币首富,从英语教师到直播顶流,新东方系创业者们的财富密码,早在90年代就被刻进了中关村斑驳的墙缝里。

1995年,新东方学生规模突破万人时,俞敏洪给老师们开出了同行三倍的工资,清华北大的尖子生挤破头想站上讲台。

徐小平带着美国绿卡回国加盟,王强放弃贝尔实验室的高薪投奔,罗永浩高中肄业却凭万字求职信挤进教师团队。

这些日后搅动商海的人物,当年在筒子楼里共用教案时,已把新东方的讲台磨成了创业者的“磨刀石”。

2006年纽交所钟声敲响,新东方上市首日市值冲破6亿美元。资本盛宴背后,第一波离职潮悄然涌动。

徐小平拿着套现的股票创立真格基金,转身投出小红书、完美日记。

罗永浩走出新东方总部时兜里揣着“老罗语录”的盗版光盘,谁也没想到这些段子会成为他日后直播带货的流量底牌。

最戏剧化的当属李笑来,这位曾因“托福满分秘籍”爆火的名师,2011年用新东方美股账户的1.31万美元狂买2100枚比特币,均价仅6美元。当比特币飙至8.5万美元时,他的账面财富足以买下当年整个新东方。

新东方的讲台似乎有种“魔力”。2014年在线教育风口乍起,陈向东带着“跟谁学”杀入战场,仅用5年做成首家A轮融资即上市的公司,市值峰值超400亿美元,相当于两个新东方。

沙云龙更生猛,4年吞并48家教育机构打包成朴新教育赴美敲钟,可惜撞上“双减”政策,2022年破产清算时,倒下的企业仍有10亿级财富。

就连自嘲“讲课像催眠”的罗翔,转战B站后凭刑法课段子斩获2000万粉丝,知识付费的玩法比当年新东方更“给力”。

当然还有后来直播火起来的董宇辉,从“东方甄选”分家出来以后,自己的“与辉同行”在直播界也是顶流的存在。



细看这些“新东方系”富豪的崛起轨迹,三条黄金法则浮出水面。俞敏洪早年“用高薪养出狼性团队”的决策,让教师们练就了精准捕捉用户需求的嗅觉。

李笑来把托福提分技巧转化为比特币投资话术,董宇辉将英语知识点揉进农产品带货的诗词,本质上都是对受众心理的降维打击。

新东方“去家族化”的现代化管理,则教会他们资本运作的章法:陈向东在纽交所敲钟前吞并15家机构,沙云龙用并购撑起上市估值,连罗永浩欠债6亿都能靠直播“真还传”翻盘,背后全是资源整合的硬功夫。

这些从新东方出走的“探险家”,总能在风口来临前嗅到“钱的味道”,就像罗永浩在直播间调侃的:“当年我们教学生用‘红宝书’背单词,现在用‘红人设’卖大米,套路还是那个套路。”

当然,不是所有故事都通向财富自由。朴新教育的崩塌提醒着政策风险的无情,李笑来从“比特币首富”到被币圈唾弃的转变,更揭露了野蛮生长的代价。

但新东方系创业者们似乎继承了俞敏洪的韧性:2021年教培行业遭遇重创,董宇辉们硬是把农产品直播做成知识秀场,让东方甄选三个月带货20亿,股价逆势暴涨700%。这种“绝境翻盘”的基因,或许才是新东方真正的财富密码。

这里没有躺赢的神话,只有把单词书翻烂的狠劲,把黑板写穿的执着,以及永远比危机早跑半步的敏锐。正如一位投资人感慨:“看过新东方老师备课的人都会明白,他们活该成功。”

文章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4-16 俞敏洪的起落与新东方的转折

央广网 2020-08-11 为什么只有新东方,做到了教育圈的“黄埔军校”?

金融界 2019-11-25 俞敏洪:教育的黄埔军校,非新东方莫属!我不让步新东方早就散了

来源:职场ta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