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总统需要,我还会每周花一两天在政府干活。”4月23日,马斯克在特斯拉财报会上这句看似“忠诚”的表态,却让投资者长舒一口气。毕竟,这位硅谷狂人终于承认:特斯拉的生死危机,已容不得他继续在白宫“玩票”了。财报数据触目惊心:一季度特斯拉净利润暴跌71%,汽车收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只要总统需要,我还会每周花一两天在政府干活。”4月23日,马斯克在特斯拉财报会上这句看似“忠诚”的表态,却让投资者长舒一口气。毕竟,这位硅谷狂人终于承认:特斯拉的生死危机,已容不得他继续在白宫“玩票”了。财报数据触目惊心:一季度特斯拉净利润暴跌71%,汽车收入同比缩水20%,股价较年初腰斩41%,市值蒸发超4600亿美元。而这一切,与马斯克过去一年在特朗普政府担任“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的政治角色密不可分。这位曾以“颠覆传统”封神的科技领袖,如今正因“颠覆政治”付出惨痛代价。
“特斯拉展厅外抗议的人群,比门店里的顾客还多。” 一位美国网友的讽刺评论,精准戳中品牌形象崩塌的痛点。曾经以环保、创新俘获自由派精英的特斯拉,因马斯克力挺特朗普、支持极右翼政党、推动联邦政府裁员20万等争议举动,彻底沦为“政治符号”。消费者用脚投票:欧洲市场销量连跌10个月,加州自由派大本营交付量骤降三成,甚至有人焚烧特斯拉车辆以示抗议。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马斯克在DOGE的“政绩”堪称激进:削减160亿美元政府开支、叫停多项社会福利项目、推动对华加征关税。这些政策固然讨好了特朗普核心选民,却将特斯拉推向火山口。“他砍掉的每一个公务员岗位,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特斯拉车主。” 社交媒体上,这条获赞超10万的评论,道出商业与政治的逻辑悖论。
更致命的是,马斯克的“政治人设”直接冲击特斯拉基本盘。美国调研机构Edmunds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车主中民主党支持者占比达68%,而2025年这一比例骤降至41%。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推高锂电池进口成本,上海工厂出口受阻,马斯克口中“受冲击最小”的特斯拉,利润率仍被压缩至4.3%的历史低位。投资者早已忍无可忍。“马斯克每在DOGE多待一天,特斯拉就离破产近一步!”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丹·艾夫斯的怒吼,代表华尔街的集体焦虑。毕竟,当比亚迪靠低价车型鲸吞全球市场、通用福特加速电动化转型时,特斯拉却因CEO分心政坛,陷入“Model Y撑全场,新车型难产”的创新困局。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将是特斯拉的未来!”财报会上,马斯克试图用技术叙事重燃市场信心。但现实很骨感:FSD(完全自动驾驶)落地时间第12次跳票,Optimus机器人年内量产5000台的计划,尚不及富士康一个车间单月产能。
“马斯克的PPT救不了特斯拉,他需要的是流水线上的新车,而不是发布会上的嘴炮。” 科技博主“硅谷密探”的犀利点评,获得23万转发。的确,特斯拉的当务之急是止血:
廉价车型:承诺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亲民款”至今未见真容,而比亚迪“海鸥”已以1.5万美元价格横扫东南亚;产能地狱:上海储能工厂投产延迟,4680电池量产卡壳,马斯克鼓吹的“5秒造一辆车”仍是空中楼阁;品牌修复:如何让消费者忘记“政治马斯克”,重新爱上“极客马斯克”,考验公关团队的终极智慧。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支持派:“马斯克早该回来了!DOGE省下的钱又不会分给股东,但特斯拉崩盘可是实打实的损失。”——@科技投资狂人
“政客马斯克是灾难,工程师马斯克才是救星。赶紧把Cybertruck价格打下来!”——@德州皮卡爱好者批判派:
“他把裁员当业绩时,就该想到今天的反噬。特斯拉车主不是他的政治牺牲品!”——@失业的联邦公务员
“一边赚环保主义的钱,一边给石油大佬站台,虚伪!”——@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
网络图片,谨慎参考
这场危机暴露了特斯拉的致命软肋:过度捆绑创始人个人IP。当马斯克从“科技先知”变身“政治打手”,品牌便失去价值观护城河。更严峻的是,特斯拉至今未培养出二号人物,CFO塔尼亚在财报会上对关税冲击的苍白解释,暴露管理断层。
马斯克的回归或许能暂缓股价崩盘,但若不能从根本上重构公司治理、加速产品迭代,特斯拉恐难复制苹果“去乔布斯化”的成功。毕竟,当一位CEO的个人政治野心与企业利益严重冲突时,“断腕求生”才是对股东真正的负责。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各位娱乐消遣时参考。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取材自网络(或AI生成),若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将相关内容删除,以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
来源:精选阅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