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来,我将在岗位上用每一行代码,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长城添砖加瓦。这就是我,一位后端开发工程师的宣言。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中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科2106班本科生徐幸
现场一举收获
20家“企业心选团”
发放的实习录用意向
并以94.24高分
获得高教本科生就业赛道金奖
未来,我将在岗位上用每一行代码,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长城添砖加瓦。这就是我,一位后端开发工程师的宣言。
总决赛颁奖仪式上
徐幸作为金奖代表登台展示
讲述了自己大学四年
锚定职业目标稳扎稳打
走技术突围之路的故事
徐幸作为获奖选手代表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颁奖活动上作展示
我的大学生活我做主
“最初我对从事什么职业没有明晰想法。但从大一时,我就一直在思考以后想过怎样的生活。”
“卷”绩点、“卷”课题、“卷”履历……似乎大家不知不觉中就被推着向前走,但徐幸不想只是“随大流”地“瞎卷”,在推演未来生活的过程中,他确定了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我确定自己要尽早就业,因为比起科研,我更喜欢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专业所学,他决定要趁年轻去互联网行业闯一闯。
中南大学的弹性学分制度为徐幸提供了“自定义”成长计划的机会。他自主规划学习节奏,用两年半时间提前修读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我不追求高绩点,但会通过专业学习把工程师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尽可能掌握扎实。”携带着课堂提供的基础“技能包”,他选择匀出更多时间走出“象牙塔”,到企业中实训实习。
“学校设置了17个学分的实训学习课程,提供超过15个企业的校企培训机会。”这些实践让徐幸提前触摸行业的技术脉搏,并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和代码能力,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还有更多复杂的技术难题藏在具体工程场景中等待探索攻破。
百万行代码跑出突围路
大二起,徐幸就开始向注重前沿技术研发的互联网“大厂”投递简历。一年里,历经500多次简历投递、上百次内容打磨,让他拿下来百度技术中台群组(TPG)的实习机会。
在百度,徐幸参与了AI、IP架构产品及工具的开发落地,在文心一言项目中将图片解析速度提升40%。实习中,他进一步将职业方向锁定在技术开发,随后接连进入多家“大厂”,向着开发的不同领域延伸探索的触角。
在小红书,他突破美国显卡限制,迭代8版算法模型,将单个视觉模型产出平均耗时从两周降低到20分钟,并完善模型限流方案,解决网关下游感知问题。
在阿里巴巴,他作为双十一电商保障组成员,设计的电商服务器扩缩容方案将扩缩容耗时从1s降低至0.56s,使用开源的分布式协议将单机承载量推至30wQPS……
从百度到小红书到阿里再到快手,徐幸的实习跨越了AI、安全风控、电商交易、直播技术等领域,他用一次次计算在百万数据洪流中算出安全航道;用一行行日志在系统中深埋坚不可摧的安全基因。
“后端开发是数字时代的基石,承载着中国科技自主的使命。每优化一行代码,都是在为中国技术产业争夺关键话语权。”在实习过程中,徐幸也愈发坚定选择将后端开发工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这是兴趣所向,也是他在充分了解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发展需要后作出的选择。
毕业季的校招中,做好充足求职准备的徐幸凭借出色的岗位胜任力收获了包括华为、阿里巴巴等17家企业的录用意向。
一路走来,徐幸对自己的总结是“坚定”——坚定地早早选择就业,坚定地在后端开发工程师的领域不断深耕、全面探索。面对当下人工智能兴起带来的职业冲击,徐幸依旧信心坚定。
在他来看,“AI的出现,是给岗位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工具。真正颠覆行业的从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那群人。”未来,他立志做精研探索的后端开发工程师,用一行行代码助力国家数字经济。
大学生活到底要怎么过?
“卷”绩点、“卷”课题
亦或是“自定义”的生活方式
……
都没有孰对孰错
它们都是迈向前路的“过程”
在迷茫之时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安静下来
听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朝着心之所向大步向前
谁说我们不能拥有
自己独一无二的道路☀️
一起为坚定自己选择的中南人
点亮推送的“赞”!来源: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