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法天文卫星于2024年6月22号由CZ-2C运载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0个月来,已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科学仪器的在轨测试任务。迄今,中法天文卫星已探测到了超过100例伽马暴,发现了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24日,中法天文卫星(空间多波段变源监视器,英文缩写SVOM)正式发布首批科学成果。
伽马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恒星爆发现象,持续时间从毫秒到数分钟不等,其短时间内瞬时辐射能量可超过太阳一生释放能量的总和。
中法天文卫星于2024年6月22号由CZ-2C运载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0个月来,已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科学仪器的在轨测试任务。迄今,中法天文卫星已探测到了超过100例伽马暴,发现了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通过星地联合观测,有22例伽马暴成功获取了光谱红移。
上述这些成果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例来自130亿年前的伽马暴GRB250314A,红移高达7.3,来自宇宙诞生仅7.3亿年的极早期。这一发现打破了保持近12年的国际纪录。据科学家分析,它可能源自宇宙最早期恒星塌缩形成黑洞或中子星,让人类得以窥见宇宙婴儿时期的模样。
中法天文卫星系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系统,卫星的交付使用以及首批科学成果联合发布,不仅是中法天文卫星项目的里程碑,更是两个航天大国高水平深度国际航天合作的独特典范,将推动全球时域天文学观测研究进入新阶段。中法天文卫星的观测成果将帮助科学家理解这类极端天体物理现象的起源和本质。
作者:吴月辉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