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5年川渝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通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17:25 2

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切入点,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

巴中V青年

有温度,有态度,事实青年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切入点,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作用,按照《关于举办第44届“动感地带”川渝“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活动的通知》(渝青发﹝2025﹞10号)整体安排,决定举办2025年川渝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大赛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活动时间

2025年4月至6月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共青团重庆市委、中共重庆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共青团四川省委、中共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重庆市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重庆移通学院、西南民族大学

参赛对象

川渝范围内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均可申报项目参赛

申报类别

1. 已落地实施项目。主要包括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和其他领域等13个类别,参赛团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其中1个类别参赛。

2. 创意策划项目。围绕党政中心大局,聚焦基层治理实际需求,紧扣服务民生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巡河防溺水、权益保障、公共安全、预防校园霸凌、预防校园黑网贷、预防网络诈骗、中学生志愿服务等。

3.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新就业群体服务、特色场景打造等。

参赛要求

1. 参赛项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极向上、青春阳光。

2. 对于已落地实施的项目,必须是当前正在实施且已连续实施不少于2年。

3. 每个项目须配备指导老师1—3名,项目团队负责人只能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项目成员最多10人且最多参与2个项目。

4. 参赛项目一经申报,需完整参与赛程,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5. 已获得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金奖项目、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重庆市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不得申报。

大赛安排

项目大赛从2025年4月启动至2025年6月截止。大赛包括项目申报与初审、初赛、复赛、决赛四个环节。为缩短赛事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决赛环节在重庆集中开展,其余环节根据地区在重庆、四川分别开展。

项目申报与初审(4月28日前)

由各高校团委负责项目申报的组织动员工作和初审工作,项目推报以学校为单位,由校团委统一将项目申报书电子版和盖章扫描版发送至对应邮箱。

重庆高校推报至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参与初赛,重庆本科院校报送项目不超过3个,专科院校报送项目不超过2个。

四川高校推报至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参与初赛,四川2024年9月—2025年3月期间已举办校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高校报送项目不超过10个,其余高校报送项目不超过5个。

初赛(5月14日前)

由大赛承办方牵头组织实施,通过材料审阅、集中评选的方式评选出拟入围复赛的项目。其中重庆评选出80个项目,四川评选出200个项目。

复赛(5月30日前)

重庆复赛将主要通过路演答辩、效果展示的方式评选,同时,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入围项目进行展示宣传及点赞,综合评选出入围决赛的项目,评选出入围决赛项目30个,同步评选出铜奖项目30个。

四川复赛将通过路演展示、现场答辩的方式评选出入围决赛的项目60个,同步评选出铜奖项目60个。

决赛(6月上旬)

决赛将邀请相关志愿服务专家,采取路演展示、现场答辩的方式,共同评选出获奖项目。同时,决赛将邀请川渝高校学生代表观赛,进一步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激励办法

1 奖次设置

1. 重庆市。设金奖项目10个、银奖项目20个、铜奖项目30个、优秀项目指导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

2. 四川省。设金奖项目20个、银奖项目40个、铜奖项目60个、优秀项目指导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

2 表扬激励

1. 对获得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的项目颁发获奖证书,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2. 入围复赛的项目将纳入省级志愿服务项目库、配备导师结对服务,重点跟进培育打造。

3. 对获金、银、铜奖项目给予资源链接,协调对口单位、社会组织、基金会给予项目指导或资金支持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获奖项目代表参与市外交流学习。

重庆市联系方式

邮箱:cq63603370@163.com

四川省联系方式

吴老师:028-86115822

附件下载

来源:青春巴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