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来看看演练内容,首次模拟了全面战争场景。导弹实弹打靶,F-35隐身战机模拟打击敌方岛屿,海上油气平台“夺回演练”,特种部队夜间突袭。而这个“敌方”,虽然没明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正对着的,就是中国南海方向。
如果明天南海开战,谁最先挨炸?是菲律宾。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4月21日,美菲在南海附近搞了一场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肩并肩”年度联合军演,到底意欲何为?
其实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从1991年开始,持续了31年,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规模最大、装备升级、地点敏感。
首先今年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联合军演。参演人数约1.6万人,包括美菲双方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和英国等多国参演。
再来看看演练内容,首次模拟了全面战争场景。导弹实弹打靶,F-35隐身战机模拟打击敌方岛屿,海上油气平台“夺回演练”,特种部队夜间突袭。而这个“敌方”,虽然没明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正对着的,就是中国南海方向。
而且还部署了美国最新型的NMESIS反舰系统,直接封锁巴士海峡。台海有事,这些导弹半小时内就能锁定目标,直接打击。这分明是在预演怎么“夺岛作战”。
不仅如此,地点还选在了吕宋岛、巴拉望、巴丹群岛这些靠近南海的争议区域,刚好卡在南海和台海之间的“喉咙”,战略意义不能再明显。而菲律宾政府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安全”。
可问题是,这场军演的主场在谁家?是菲律宾。演练打在谁的土地上?还是菲律宾。发生擦枪走火的风险,最大的是谁?你说是不是菲律宾?
美军想练的是战术,但菲律宾赌的是国运。从EDCA协议新增四个基地,到这次全面实战化的“肩并肩”演练,小马科斯政府把自己国家变成了前线。从吕宋岛北部一直到南海最前沿,导弹、雷达、空军基地全线拉开。这不是军事合作,这是战略绑定。
看看这两年菲律宾经济,物价飙升,通胀率破9,失业率高企,民众怨气沸腾。而这些军演,光预算就超过3亿美元,还是花在美军身上的。巴拉望岛的渔民为了让美军练兵被迫迁村,吕宋岛的居民被征地赶走,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换发展”?
再看最近几个月的黄岩岛、仁爱礁,摩擦几乎每个月一次。2月18日,一架菲律宾C-208侦察机直接闯进中国黄岩岛领空,中国军机当场拦截,最近距离只有3米,这不是“误入”,就是挑衅。
4月14日,菲律宾海警4409号在黄岩岛东部海域危险接近中国海警舰艇,反复横穿航线,意图制造碰撞事件。这不是海上执法,这是碰瓷!
4月20日更夸张,菲律宾海军36号护卫艇未经许可闯入黄岩岛领海,中国海军立刻启动驱离程序。
另一方面,中国面对挑衅,多次通过外交、法律手段维权,却一次次被扭曲成“霸凌邻国”。而菲律宾意碰瓷、摆拍、打舆论战,只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形象。
你再看菲律宾现在这节奏,是不是有点“熟悉的配方”?是不是很像乌克兰当初一步步靠拢北约、接受外援、部署军演,最后爆发冲突,国破家亡。那时候国际社会确实关注,但战争真正烧到谁家了?还是在本土。而现在,菲律宾如果继续这条“军事依附”路线,那未来的乌克兰可能就是菲律宾的样子。
而美军的算盘早就打好了,不但要把菲律宾变成“跳岛战术”的前线桥头堡,还要把导弹部署做到岛屿群中。他们现在试验的是EABO“远征前沿作战”模式,把小岛当成移动发射平台,一旦战事爆发,可以随时用完即弃。而菲律宾,在这个模式中,就是被用的那个跳板。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现在的军备采购、作战体系、情报网络,全都和美军绑定。自1951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以来,美菲一直是实质性的军事同盟关系。与杜特尔特政府时期的态度谨慎形成对比,自2022年马科斯上任以来,更积极寻求美国升级本国军火库。就这个月初,美国又向菲律宾出售价值55.8亿美元的F-16战斗机。
买的是美国的飞机,用的是美国的系统,甚至指挥系统都嵌入了美军人员,这种“合作”,还有多少自主可言?自己国家的军队,早已被他人遥控。
现在菲律宾的军事外交,早已从“平衡中国美国”转向“完全靠拢美国”。可你真以为美国会为了菲律宾出兵?美军印太司令口头上说得好听,但你回头看看阿富汗,看看乌克兰,真是那么回事儿吗?
如果真爆发冲突,最先面对导弹和炮火的,是谁?还是菲律宾的军人、平民和渔船。可美军呢?在远处指挥,在太平洋调兵,在关岛做后备,真正的战斗,他们可不会冲在前面先。
美国要的不是和平,他们要的是“可控冲突”,要的是利用菲律宾这个“桥头堡”,把南海当成他们的战场延伸。菲律宾现在看似掌握选择权,实际上早就被嵌入别人的剧本里。
而最悲哀的是菲律宾的普通民众。4月21日军演当天,马尼拉、宿务都爆发了反战游行,老百姓高喊“美军滚出去”“我们不是美国的棋子”。可他们的声音,能被谁听见?
菲律宾不过是被人操纵的棋子,别人下的是“战略博弈”,拼的是“全球格局”,而菲律宾赌上的,是自己的国土,是老百姓的明天。
今天你看的是导弹部署、舰队演练,但透过这些烟雾弹,真正刺眼的,是小国在大国对抗中被反复利用的命运。这一幕,不是第一次出现,也不是最后一次上演。一个个国家都曾在历史中问过同样的问题,屈服强者,能不能换来和平?用战争筹码,能不能买到未来?答案其实早就写在历史的废墟里了。
来源:传说中的铲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