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运动两小时②|让孩子的成长在阳光下绽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17:42 2

摘要:近年来,成都市各中小学积极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多措并举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长,推动体育教学创新,提升体育锻炼质效,孩子们在校园跳起来、跑起来、活动起来,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SPORTS

“健康第一” 以体育人

近年来,成都市各中小学积极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多措并举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长,推动体育教学创新,提升体育锻炼质效,孩子们在校园跳起来、跑起来、活动起来,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近日,成都教育发布开设“每天运动两小时”专栏,与您一起走进充满欢笑与活力的校园。

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

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秉持“健康第一”核心理念,创新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体系,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将体育活动深度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日常课堂教学,到课间的碎片化运动;从课后延时服务,再延伸至校外社区与家庭,构建起一个环环相扣、协同联动的体育教育网络,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都能感受运动的魅力,培养热爱生命、终身运动的习惯,从而实现从课堂到课间、从校内到校外的无缝衔接,形成全方位设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牢根基。

坚守课程标准与创新教学方式

每天一节体育课

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班每周共五节。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涵盖跳绳、接力跑、球类游戏等项目,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趣味化教学形式

学校采用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将知识与技能融入趣味活动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提升体能水平。

大课间多样化

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包含广播体操、跑步、武术操、体能操、搏击操、八段锦等。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响亮的口号,校园变成充满活力的运动乐园,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舒展身体,释放活力。

小课间微运动

为充分利用课间碎片时间,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跳房子、地标游戏等自主有序的游戏活动。同时,设置专门的简易活动区域,让学生在短暂的课间也能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实现劳逸结合。

超级跳房子👇

课后延时服务

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学校组织学生参与15分钟体育活动。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体锻游戏或参与球类运动,让运动成为校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多样化社团与校队

学校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棒垒球、跳绳等多个体育社团与校队。通过多样化的团队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拓展育人空间,校内外教育联动

与周边场馆合作

积极构建校-家-社-企-馆一体化育人模式,充分整合周边社区体育资源。利用社区体育场地开展亲子运动活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此外,邀请体育机构的专业教练来校指导,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开展游泳特色课程

学校与四川省游泳救生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常态化开展游泳和防溺水课程。课程不仅教授学生游泳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重视家庭亲子运动

学校鼓励将体育活动融入家庭亲子时间,通过开展家庭运动挑战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体育锻炼中。

以赛促练,全员参与

推出“班级+年级+校级”三类周赛月赛活动,引导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通过班赛、年级赛、校级赛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运动氛围。

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

校园运动氛围愈发浓厚

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在区、省市级、全国体育比赛中

学校屡获佳绩

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工作,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深入推进学校特色体育项目普及、建立完善“全覆盖”体育赛事体系、持续培育体育师资人才,着力发现培养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等举措,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来源:暮光薄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