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地区的第一大国,因为其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也因为旅游产业,这个周边环绕着大海的岛国迅速发展,成为了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地区的第一大国,因为其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也因为旅游产业,这个周边环绕着大海的岛国迅速发展,成为了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印度尼西亚的前首都雅加达,因为聚集了印度尼西亚全国的大部分财富,成为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中心。但严重的下沉却让这座城市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印度尼西亚也因此被迫开始了投资巨大,时间跨度长的迁都计划,但这个计划最终却因为更多的现实原因,走向破产……
东南亚的历史古城——雅加达
东南亚第一大城市雅加达,位于瓜哇岛西北海岸,城市面积约为74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1056万人。雅加达是东南亚地区最著名的海港,也是印度尼西亚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享誉全球极富盛名。
雅加达是一座历史十分悠久的历史名城,几百年前这里因为盛产香料和胡椒而出名,葡萄牙殖民者也因此看上了这座城市,他们派出船队和水手攻占了这片东南亚宝地,并通过当地的港口进行贸易,每年都从中获取巨额的利润。
1527年,穆斯林首领带领当地的印度尼西亚人打败了留守在当地的葡萄牙殖民者,收复了这块土地,并将它改名为雅加尔达。随后,依据雅加达穆斯林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名为万丹国的伊斯兰教王国,盛极一时。
1596年,荷兰人代替葡萄牙人回到了这片土地,凭借着强大的海军与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打败了印度尼西亚士兵,统治了整个印度尼西亚,并将其改名为了巴达维亚,开始了对此城市的实际管理。
1628年,印度尼西亚范围内的新生帝国,马打蓝素丹国带领军队兵临雅加达城下,誓要赶走为害当地几十年的荷兰殖民者。但经过两次惨烈的攻城战役后,马打蓝的士兵都没有能够解放这座被荷兰殖民者牢牢把控的城市。
在此之后,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的土地上再也难逢敌手,开始了对当地的长期统治。也因为时间的流逝,印度尼西亚人逐渐习惯了荷兰殖民者的控制,在1800年,印度尼西亚正式成为了荷兰的一部分,被西方欧洲人冠以“荷属东印度”的名称。
而雅加达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荷兰殖民者剥削印度尼西亚人的大本营,无数印尼人成为了为荷兰人谋取利益的人力工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日本人来到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当日本人赶走了当地驻守的荷兰军队后,日军将巴达维亚正式改成了这座城市原有的名字——雅加达。在日本通知印度尼西亚的这个时期,印尼人度过了比“荷属东印度”更为凄惨的一段时间,日本人在印度尼西亚岛上的行径,无异于其在中国大陆上制造的种种惨案。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印度尼西亚终于迎来了新生。仅仅2天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印尼人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被殖民统治,而意味“凯旋之城”的雅加达,也被正式定为这个新生的国家的首都。
雅加达地势南高北低,总共有10条河流流经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热带雨林气候为这里带来了四季如春的气候,这两条因素让雅加达的土地极为肥沃,为当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因为优秀的地理位置,雅加达成为了一座屹立在东南亚的优秀港口,出产商品能够轻松的运往世界各地。
因为种种原因,在和平时期,雅加达很快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中心,也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但令人不解的是,在2022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取消了其首都的地位,并且宣布移都他地,这是为什么?
多重因素,迫使印度尼西亚放弃这座城市
2022年,印度尼西亚出台政策,计划迁都东加里曼丹省,在那里建造一座新的首都,名为“努桑塔拉”。消息一出,居住在雅加达的居民纷纷搬离了这片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而这座曾经东南亚的最大的城市,逐渐走向了没落与灭亡。
令印度尼西亚搬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雅加达那无法阻止又速度极快的下沉。雅加达坐落于靠近海洋的沼泽地带,其地势相较于海平面本就更低,近年来海平面的上升,时时刻刻威胁着这座城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尼政府已经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但每每当暴风雨来临时,这座城市仍然会因为海水越过堤坝,造成城市几乎一般的区域会被淹没。再加上其位置刚好在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连续不断地地震,让这座城市本就残破不堪的地基,再次经受着打击。
除了自然环境的原因外,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这座城市不再宜居的重要原因。雅加达的城市总面积约为740平方公里,但却居住着超过1050万印度尼西亚人。巨大的人口让这座城市的许多系统都面临巨大的负担,其中供水问题更是尤为突出。
尽管雅加达拥有10条河流,但它们的流量并不算大,很难承担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需求。为了满足使用,人们开始疯狂汲取地下水,使得雅加达的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最终导致地下含水层缺失。就像建筑失去了承重墙一样,雅加达开始极速下沉。每年雅加达都会下沉1~15厘米,并且这一进度几乎是不可逆的。
除了下沉外,印尼政府选择迁都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印度尼西亚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岛国,而雅加达仅占这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占据了一半多的全国人口与接近六成的GDP。
印尼的新首都,加里曼丹岛,面积占比接近印尼总面积的60%,但仅占全国1/6的GDP,迁都加里曼丹岛,能为这座岛屿带来更多的机会,解决印度尼西亚国内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也能为印度尼西亚未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其次便是雅加达糟糕的城市环境与生活体验。根据英国《卫报》所统计的数据显示,从雅加达周边地区驱车前往城市中心,这短短40公里的路程极其拥堵,往往需要花费2-3个小时,而居住在当地的雅加达司机在路上平均一年启动和停车次数超过3.3万次。
印度尼西亚政府每年为了解决雅加达城市内的拥堵问题,都需要花费高达100万亿印尼盾(约442亿人名币)的经济代价。交通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另据绿色和平组织和AirVisual同年3月推出的研究报告显示,雅加达已然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
人们驾驶小汽车生活工作出行排出的尾气是最为主要的污染源,但不加节制的露天焚烧垃圾与当地的燃煤发电厂也是重要的空气污染原因之一。因为上诉的种种原因,印度尼西亚政府最终才开始了迁都计划。
印度尼西亚的“迁都梦想”困难重重
在迁都计划开始时,印度尼西亚官方对外宣传,将在2045年彻底完成向加里曼丹岛的迁都计划。但在2025年2月,一则新闻的播出,暗示着印尼政府新首都努山塔拉的开发进度或许会因为突然的变故而延迟。
在当月,印度尼西亚工程部部长多迪公开表示:“新首都努山塔拉的开发资金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再收到关于建设新首都的任何资金,在这么下去,我们手中的钱,或许只能购买部长的午餐。”
在今年年初印度尼西亚所公布的计划中,将会有110.95万亿印尼盾被拨给新首都的建设,但目前工程部实际只收到了29.57万亿印尼盾。这不仅远远不及国家所预定的拨款数额,甚至还不如2024年的40.29万亿印尼盾。
缺乏资金成为了印度尼西亚迁都路上的最大阻碍。据悉,自迁都计划公布后,印尼方面从未收到过任何外国投资者的加入,少数本地投资者也仅仅为了政府的支持,对该项目进行了象征性的投资,很显然如此数额的资金流入,并不能解决目前印度尼西亚所面临的经济困境。
印度尼西亚的迁都计划,已然因为资金不足,进入了极其尴尬的局面,如果印度尼西亚政府不迅速采取相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这场“迁都”梦或许就真的会成为一场梦,毕竟就目前而看,印度尼西亚的首都修建计划正在走向失败。
参考资料:
印尼迁都背后,雅加达早已陷入危机 观察者网2022-01-20
印尼60余年“迁都梦”能否实现? 中国新闻网2022年03月15日
印尼迁都了!是因为雅加达要沉? 南充政法2024-11-20
来源:孔甲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