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摘要:结合区域特色精准研判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引导各基层院结合版块差异化发展,形成本地特色亮点工作。姑苏区检察院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知识产权保护,成立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官专业化办案团队,创新构建“公益诉讼+支持起诉”检察综合履职模式。针对网络直播中仿冒宋锦、虚假
苏州3项工作入选最高检白皮书。
一起来看看
最高检知识产权工作中的
苏州身影吧
解 读
结合区域特色精准研判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引导各基层院结合版块差异化发展,形成本地特色亮点工作。姑苏区检察院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知识产权保护,成立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官专业化办案团队,创新构建“公益诉讼+支持起诉”检察综合履职模式。针对网络直播中仿冒宋锦、虚假宣传等乱象,苏州老字号反映存在字号被侵权、抢注等问题。以公益诉讼为切口,协同行政机关督促整改。同时,联合行政机关设立非遗保护工作站与老字号商标品牌工作指导站,建立线索双向移送机制,推动形成“司法+行政”保护合力,助力非遗与老字号传承与发展。
解 读
2024年5月22日,在苏州举行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九城检察机关工作推进会上,苏州市检察院牵头九城检察机关共同签署《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行刑双向衔接跨区域协作意见》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审查指引》。《协作意见》通过打通G60不同城市之间的程序流转壁垒,优化行刑双向衔接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成效;《审查指引》从四大方面统一区域办案标准,提升办案质效,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解 读
运用大数据赋能,提升综合履职效能。苏州市检察院、虎丘区检察院构建“专利恶意诉讼监督模型”“恶意囤积商标数字模型”,发现恶意抢注商标线索100余件,发现空壳公司15家,推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打击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注册行为专项活动,对3家公司处罚或列入异常监管名录。发现专利恶意诉讼线索30余件,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研发“版权苍蝇”虚假诉讼数字检察监督模型,发现伪造授权、骗取版权登记的虚假诉讼监督线索46件,制发检察建议4份,移送线索6件。相城区检察院开发“影视作品放映权‘碰瓷式’虚假诉讼监督模型”,先后排查推送恶意诉讼监督线索83件,移送成案线索9件,向法院提出抗诉1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2件。
来源:苏州检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