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力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移风易俗工作部署,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践活动为载体、立体宣传为支撑,构建起“三力”聚合工作格局,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铁力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移风易俗工作部署,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践活动为载体、立体宣传为支撑,构建起“三力”聚合工作格局,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制度建设“聚合力”,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制定并下发《铁力市关于2025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倡导移风易俗 树立殡葬新风”宣传引导工作的工作方案》,按照月度活动安排将移风易俗宣传等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推动各乡镇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常态化日程,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行“一约四会”村民自治机制,指导全市71个行政村制定个性化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五提倡五反对”标准,召开村民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300余次,针对殡葬问题及时通过红白理事会进行审议,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组建由宣传委员、村(社区)文化协管员、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队伍,开展专题培训4次,切实提升基层宣讲队伍的政策解读能力和实践引导水平,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专业化的人才支撑。
实践活动“添动力”,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广泛开展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移风易俗主题月”活动和文明实践微宣讲活动。在全市71个行政村建立道德“红黑榜”,各乡镇红榜人数达1136人,黑榜人数32人,通过正反两面的鲜明对比,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月”活动,聚焦抵制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组织8支乡镇文明乡风宣讲小分队、85支抵制高额彩礼志愿劝导队,开展“除陋习 树新风”“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等主题活动200余次,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同时,通过举办集体婚礼、文明家庭评选等实践活动,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切实增强了群众对陈规陋习的辨识力和抵制力。实施“头雁”引领工程,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深入乡镇、村屯(社区)开展“身边的感动”文明实践微宣讲10场次,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推动新风尚深入人心。
立体宣传“增活力”,推动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下在各乡镇村屯设置移风易俗宣传栏10处,利用村级大喇叭播放移风易俗、文明风尚、传统文化、惠民政策等相关音频426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放宣传单750余份。同时,利用“文明实践号”文明实践品牌“文化”专列等载体,通过编排文艺节目、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传递移风易俗理念,让文明新风在欢声笑语中融入百姓生活,特别是原创的《文明新风共弘扬》《移风易俗树新风》等三句半创意作品,以朗朗上口的台词和幽默生动的表演形式,将移风易俗的内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音故事。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矩阵,开设“除陋习 树新风”“我身边的文明实践”等5个专题专栏,累计刊发各类新闻信息120篇,展播各类移风易俗视频42条,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和通俗易懂的叙事方式,实现宣传教育“入眼入耳更入心”的渗透效果。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