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的活动是大豆豆点的题,本来是要和高压电一起做的,不过时间比较紧张,就分开来做了。
昨天的活动是大豆豆点的题,本来是要和高压电一起做的,不过时间比较紧张,就分开来做了。
人类之所以在上百万年的时间里,只是在这最后两百多年里认知有飞速的发展呢。有人讲不对呀,古代的人们各方面也很发达呀。那么我们极为可能说的不是一回事儿。
比如说吧,咱们的大清帝国和第一个帝国秦帝国,人们的生活可能发生的变化不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有读书人,也同样是红袖添香的有钱人的事儿。出个门,不是被人抬,就是用牛马拉。要看个戏,如果不在京城,可能那些名角儿,连听都不可能听过。至于住的房子嘛,官老爷们从来都是砖墙大瓦,老百姓呢,也几乎都是木头加泥巴和茅草。
体现最多科技感的,可能就是秦帝国用的弓弩被少量换成了火药发射的丸子。
这其实已经是最近3000多年的事情了,要说三千年前和几十万年前的变化呢,只能够说有,不过变化也差不多大。这就是传说中的史前文明了。
为什么讲,这两百多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飞跃呢?
日出而作变成了多彩的夜生活,偶有的读书人,变成了每个孩子都点着灯写作业的普通事儿;出个门,能够坐牛马车对许多人们来讲,只是听过了,咱们现在汽车、高铁、飞机,连月亮也爬上去过了;至于那些名角儿,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拿出爪机一点,就出现在面前各种妖娆。以前那些所谓的危楼高百尺,也就是和现在的小高层差不多。至于那些平地入云霄的高楼在现在的城市比比皆是……
因为啥呢,就是因为我们用肉眼在几百年前那些悠久的日子里看不到的事物,在这两百年里看得越来越清晰了。
这样,就把那本应该是神占据的位置,让人类自己也可以认知和掌握了。这样,人类就拥有了原来以为神才能够拥有的力量。
这就是望远镜、放大镜、近视和老花镜、显微镜。这些可是真正的神器。远的不说,想像一样,要是鼻子上面没有近视镜和我这样的人没有老花镜,这日子可还怎么过下去呢。嘿嘿。
好吧,今天来和孩子们一起体验我的其中一部微观镜吧。
这部镜子原来是工业用电子维修显微镜,人家技术升级了,于是我就得到了它,用来科学普及这可还真是利器。当然了,有条件,我讲的是有条件哈,还是应该和孩子们一起体验那些需要穿着白大褂,在无尘空间使用的微振动条件下的显微镜平台。这些实验装置可精贵得紧,不过,只要有条件,我还是见过不少的孩子从小就使用过它们的,还做出一些成果,当然是在成人的帮助之下。
我的显微镜的好处是,可以便携,可以观察到生活中各种常见事物的微观现象。也不需要什么良好的条件,往地上一放,架好平台,接上我的IPAD就可以用了。
今天的主题是观察昆虫的复眼。本来想和孩子们一起去抓个绿豆蝇的,结果连影子都没有见到一只。
好吧,就用楠楠姐姐自己做的标本吧。
现在,我们看的是只蚂蚁的头。
我们一级一级的放大它的眼睛。
同时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每一级的变化。有个孩子提醒,我们可以抓屏的。好吧,那么就从大黄蜂开始吧。
上面那个就是我们观察过,没有抓屏的蚂蚁。这就是楠楠从远方带回来的黄蜂。看到它的眼睛了吗。
放大后是这样子的。
再放大……
这样的黄蜂眼睛,让几个孩子,以及路过的爸爸和他的孩子也都深为惊㤉。
接下来,我们观察了天牛的眼睛。
哇,任何人第一天,都应该是这样子的感觉吧。
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塑造的神奇。
它们眼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定与我们人类的大不相同吧。
这是它的脚的样子。
它为什么能够抓住物体。
这些爪子旁边的毛是做什么用呢?
它的爪子后方有六片软垫一样的物体。
放大之后是这样子的,它是为什么要这样构造呢?
仔细去观察的话,它像羊毛鞋垫。
这是孩子们的电话手表的显示器的像素点。
这是华为手机的显示器的像素点。
这是小米手机的像素点。
这是苹果手机的像素点。
最后,我们观察了随手采集的树叶。看到上面的白毛毛了吗。
原来它们都是透明的哟。
世界观的建立,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身边世界的真实认知的积累中成形的。
加油,孩子们!
(看到暖暖的笔记,感觉就像她的名字。)
来源:承文说人文学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