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普】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守护健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19:28 2

摘要: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作为家长应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作为家长应该了解、注意哪些疫苗接种的重要事项?请听北京友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与感染管理处

副主任医师崔树峰、助理研究员吕林芳科普讲解。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或其成分制成的生物制品,通过模拟感染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免疫记忆,从而预防疾病。常见疫苗包括:

1.灭活疫苗(如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

2.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

3.重组蛋白疫苗(如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4.核酸疫苗(如新冠mRNA疫苗)

5.载体疫苗(如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

什么是疫苗的“联”和“价”?

“联”是“联合”,也就是联合疫苗,是由两种或以上独立的抗原以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疫苗制剂,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简单来说,“联”的意思就是一针疫苗可以管几种病,比如百白破联合疫苗就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3种疾病。“价”是“多价”,也就是多价疫苗,是指含有同一种病菌的不同类型的抗原,或者同种类型抗原的不同血清型的疫苗。简单地说,一种疾病的致病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致病菌,疫苗有多种“价”。比如13价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1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

我国的疫苗是如何管理的?

我国疫苗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管理,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具体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同时公民接种第一类疫苗带有强制性,免费接种一类疫苗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接种第二类疫苗则强调自愿受种原则。

有必要接种第二类疫苗吗?

第二类疫苗接种,应遵循自愿自费原则,家长在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时,应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和疾病在当地的流行情况而定。每个季度初,市、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都会罗列出该季度可能流行的疾病;孩子身体情况适合接种哪种疫苗,家长可带孩子先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咨询后再做决定。对于第二类疫苗,一般来说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保护期长,同时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建议儿童满1周岁接种水痘疫苗、5-6岁再自费加强1针麻腮风疫苗。

哪些人应该接种疫苗?

健康状况允许下,人人都应该接种疫苗。

1.从出生开始的“护航”:母传抗体保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减,六个月后基本上就会消失,此时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导致婴幼儿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接种疫苗显得尤为重要。

2.成年人:成年人和儿童一样,同样会因感染各种病原体而生病。小时候可能从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过某种疫苗,或者即便接种过,体内针对某些疾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衰减甚至消失,或因为病原体变异,已无法实现有效保护。如未接种过麻疹、脊灰等疫苗的成年人,可能会罹患这些传染病。流感病毒全人群普遍易感染,而且还会常常变异,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一样,因而需要每年接种。

3.老年人:随着机体的衰老,人体的免疫水平又会逐渐下降,免疫系统也会发生衰老,抵御感染的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老年群体也是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比如可以接种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

4.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也需要接种疫苗:比如被狗咬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外伤后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孕妇以及需要外出工作或旅游的人群等,都有接种不同疫苗的必要。

避免疫苗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做?

首先,接种的时候,接种医生要进行询问和简单体检,这时家长一定要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情况,如出生情况、是否发烧、有无过敏情况(如食物、花粉、药品等过敏史)、过去接种疫苗有哪些反应等,这些情况对接种医生判断孩子能否接种疫苗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二,要到正规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所谓正规的接种单位,是由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考核、培训合格之后指定的合法接种单位。只有合格的接种单位的疫苗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证。

第三,接种完疫苗之后要对孩子密切观察,要在接种单位至少留观30分钟,一旦发现孩子不适或可疑不良反应,及时告知接种医生处理。因为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孩子回家以后家长也要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如有可疑反应发生,及时报告,积极诊治。

在哪些情况下不适宜接种疫苗?

一般来说,处于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过敏性体质,重症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下不适宜接种疫苗。具体到每种疫苗的禁忌症和慎用症,要看疫苗说明书,说明书里比较具体地规定了有某种疾患或处在某种特殊生理状态的人不能接种该疫苗。接种前,受种者要如实向预检医生告知自身的健康状,必要时可提供近期就诊病历等材料,具体是否适合接种由现场医生判断。

对于一些患有特殊疾病(比如上面说的重症慢性疾病、过敏体质)、或者处于特殊儿童(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人群,又有接种疫苗的需求,可以到北京儿童医院、首儿所等针对疾病或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提供预防接种规划建议及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就诊。

没按时接种疫苗怎么办?

如果没能按时接种疫苗,应尽早进行补种。补种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对未曾接种某种疫苗的宝宝,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按照免疫程序和响应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进行补种,对未完成规定剂次接种的宝宝,秩序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应优先保证宝宝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应根据最新版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执行。

HPV疫苗

什么是HPV疫苗?

HPV是指人乳头瘤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为球形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目前已经有两百多种HPV基因型被识别和发现。不同基因型的HPV致病能力也不一样。HPV最喜欢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感染的母亲传给胎儿。HPV感染与人类的疣、尖锐湿疣、生殖系统肿瘤,尤其官颈、咽部等多种部位的鳞状上皮肿瘤有关,HPV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

儿童有必要接种HPV疫苗吗?

有必要!由于HPV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一般认为青春期女性是接种的首选人群,最好在首次发生性行为之前完成接种。WHO认为,该疫苗主要目标人群可能是9-14岁的女孩。我国目前推荐9-45岁的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人群为13-15岁的女性。有研究显示,虽然适种年龄人群在接种二价HPV疫苗之后,都能成功的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但是10-14岁的青少年女性的抗体水平是15-25岁女性的两倍以上。因此,年龄越小,接种HPV疫苗后的保护效果越佳。

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应该如何选择?

二价疫苗包括了HPV里面的两个亚型(16和18),可以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四价疫苗是在二价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预防低危型的HPV感染(6和11),可以预防生殖道湿疣。九价疫苗覆盖的更广,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可达90%左右。二价、四价、九价的接种对象是9-45岁。

男性是否需要接种HPV疫苗?

研究表明,在1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31%会感染至少一种生殖器HPV,约21%感染至少一种高危型HPV。年轻男性的HPV感染率相对较高,15-19岁男孩HPV感染率为28%,25-29岁男性感染率则达到35%,此后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男性感染HPV后,可引起生殖器疣、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等,也会增加其女性伴侣HPV持续感染甚至宫颈癌的风险。目前国内获批男性适应症的是四价HPV疫苗,9-26岁男性可以接种。

作者介绍

疾病预防控制与感染管理处:副主任医师

崔树峰

专长:医院感染与传染病防控。

审核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控制与感染管理处:助理研究员

吕林芳

专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医院感染与传染病防控。

患者服务平台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可进行预约挂号、报告查询、互联网诊疗等门诊、住院相关线上服务流程。

提供友谊医院医疗服务相关资讯。

提供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在线咨询等移动服务。

微信视频号

快手短视频

抖音短视频

喜欢我们的内容

来源:北京友谊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