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锡市梁溪区清 名桥街道妙光塔社区毗邻东林小学,社区内不乏全职妈妈。2024年,社区通过走访调研,以妙享空间为阵地,与梁溪区妇联共建推出“相约两点·妈妈成长营——全职妈妈赋能”项目。全年开展主题阅读、技能培训、公益服务、手作体验等11场活动,累计服务90位全职
无锡市梁溪区清 名桥街道妙光塔社区毗邻东林小学,社区内不乏全职妈妈。2024年,社区通过走访调研,以妙享空间为阵地,与梁溪区妇联共建推出“相约两点·妈妈成长营——全职妈妈赋能”项目。全年开展主题阅读、技能培训、公益服务、手作体验等11场活动,累计服务90位全职妈妈。项目通过赋能提升、就业咨询、自我成长等支持,助力全职妈妈们实现灵活就业、考取职业证书、重返职场或自主创业,涌现出一批“她力量”榜样,更探索出轻创业平台共建模式。
人生焕新
——高龄妈妈的蜕变新生
2023年9月,杜二瑞以高龄产妇的身份迎来新生命,却因成为全职妈妈而陷入焦虑。曾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她,面对突然的角色转换感到迷茫。但她一直保持学习热情,此前已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并在线上尝试开展活动。
全职妈妈赋能项目负责人丁春红向 杜二瑞抛出橄榄枝,邀请她加入项目。第一次站上讲台时, 杜二瑞紧张得吃不下饭,但这次主题课的成功让她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讲课天赋。随着一次次活动的开展,她的自信逐渐增长,价值感也油然而生。
杜二瑞巧妙地将家庭融入新事业:让大儿子担任活动助手,在实践锻炼中培养责任感;请丈夫带着小儿子接送,全家出动的模式反而增进了感情。通过项目,她还结识了许多同样处境的妈妈,在交流中收获友谊,在传统文化、非遗手作等活动中掌握新技能。
职场转型
——外企白领的华丽转身
魏群芳曾是一名外企精英,同事们习惯称她为David。成为二胎妈妈后,“某宝妈妈”成了她的新标签,外企时代的称呼逐渐远去。在带娃和家务的琐碎中,她尝试自学家庭教育和心理学却难以坚持,直到加入全职妈妈赋能孵化项目。
通过传统文化、非遗手作、短视频等课程, 魏群芳重新找回了学习热情,更惊喜地听见久违的“大卫”称呼 被再次唤起。在项目实践中,她将家庭教育理念活学活用,妈妈们的反馈给了她站上社区讲台的勇气。
第一次分享亲子沟通技巧时,家长们专注地点头和孩子们的笑声让 魏群芳意识到:全职妈妈的力量可以超越家庭。如今她已成长为专业的家庭教育心理指导师,在社区和学校开展讲座,连二年级的小女儿都骄傲地向同学介绍她的职业,甚至把职业梦想改成了“心理咨询师”。
目前, 魏群芳正在筹建社区心理支持中心,创办“大卫智慧父母工作坊”,希望把育儿中积累的耐心转化为帮助更多家庭的力量。这段经历让她明白,全职妈妈不是人生的暂停键,而是厚积薄发的滋养期——那些为成长磨出的茧,终会化成破茧成蝶的翅膀。
文化传承
——手作达人的破界之旅
曾经, 祖燕婷的生活被日复一日的琐碎填满,渐渐隐没在柴米油盐里。直到参加社区的全职妈妈赋能孵化项目,她发现自己沉寂已久的创造力悄然苏醒。在非遗课上,她触摸到活字印刷的千年智慧;学短视频剪辑时,像呵护孩子般打磨每个作品。夜晚,孩子写作业,她在一旁学习,母女彼此见证成长。
第一次站上讲台讲解活字印刷,孩子们发亮的眼睛让 祖燕婷颤抖的手逐渐平稳。直播间里,她执笔挥墨,伴着古乐带领观众静心疗愈,被唤作“祖老师”。从社区到学校, 祖燕婷的非遗课堂走进不同人群,短视频和直播也越发从容。女儿班主任的邀约让她看见孩子嘴角的骄傲——原来妈妈的手不仅能做饭,还能唤醒文化基因。
如今,祖燕婷正参与筹建“全职妈妈共创营”,想将这份力量传递下去。“从厨房灶台到文化传承,我们磨出的茧,终会化成翅膀。”曾经困于方寸之间的 祖燕婷,如今已是非遗手作的学习者、心灵疗愈的引路者。这段旅程让她明白:那些被误以为“停滞”的全职妈妈时光,原是破界重生的土壤,每一个当下都能成为新生的起点。
接下来,梁溪区妇联将在妙光塔社区持续深化服务群体,瞄准新时代赋能需求,聚焦“精准赋能、生态共建、可持续造血”三大方向,构建“个体成长-家庭支持-社区经济”立体模型,打造出“相约两点·妈妈成长营——全职妈妈多元发展项目”。通过将孵化营升级为社区经济引擎,既解决个体发展问题,又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真正实现从“被动赋能”到“主动发展”的跨越。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