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思考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那个声音,到底是谁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19:50 2

摘要:当你在思考、计划未来,或是心里嘀咕“又忘了带伞”,脑海里总有个声音陪伴着你。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内在语言”或“自我对话”,它以你的母语形式出现,带着特有的语调和口音,在大脑中无声地回响,如同心理广播。这种内在语言通常与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相关,比如解决问题、制定计

当你在思考、计划未来,或是心里嘀咕“又忘了带伞”,脑海里总有个声音陪伴着你。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内在语言”或“自我对话”,它以你的母语形式出现,带着特有的语调和口音,在大脑中无声地回响,如同心理广播。这种内在语言通常与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相关,比如解决问题、制定计划或者表达情绪。研究表明,大约90%的人拥有内在语言,但其表现形式多样,从完整的句子到闪现的词汇或图像不等,还有些人几乎不使用语言,而是通过视觉或感觉来思考。

内在语言主要由大脑的语言中枢负责,特别是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它们分别控制语言生成和理解。这些区域在你思考时会模拟说话的过程,创建一种“心理语音”。研究指出,内在语言激活了与实际说话相同的脑区,只是强度较低。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大脑却模拟了发声的神经信号,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彩排。

尽管内在语言由大脑产生,但它有时让人感到难以掌控,这与一个称为“默认模式网络”的脑网络有关,该网络包括内侧前额叶和后扣带回,负责自省、回忆和规划。默认模式网络在你不刻意去想事情的时候自动播放内在语言,连接记忆和想法。当人们处于发呆或焦虑状态时,默认模式网络特别活跃,导致内在语言频繁出现,就像市场的喧嚣。相反,冥想或专注可以降低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减少内在语言,就如同关闭了收音机。

内在语言有助于提高工作记忆,尤其是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大声自言自语。然而,过度的自我对话可能会增加焦虑感,反复播放负面想法。从进化角度看,内在语言可能是人类语言能力发展的副产品,它帮助早期人类模拟狩猎和社会互动场景,从而提高了生存几率。对于那些先天失聪的人来说,他们的内在语言可能是手语的形式,而不是声音。少数人完全不依赖内在语言,依靠图像或直觉也能很好地生活,这表明内在语言只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核心所在。

来源:玲儿妙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