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推进,郴州的开放型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即日起,郴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与红网郴州站联合推出《侨在郴州》专题报道,通过对话在郴州的华侨华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在郴州生活、工作和创业的风采。打好郴州“侨”牌,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共同
编者按: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推进,郴州的开放型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即日起,郴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与红网郴州站联合推出《侨在郴州》专题报道,通过对话在郴州的华侨华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在郴州生活、工作和创业的风采。打好郴州“侨”牌,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共同实现中国梦。我们期待通过这一专题,展示郴州作为华侨华人新兴聚集地的独特魅力,激发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到郴州的发展大潮中来,擦亮“侨联五大洲·聚侨兴郴州”品牌,共同书写“侨在郴州”的崭新篇章。
本期《侨在郴州》主人公:郴州市侨联兼职副主席、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科(PICU)主任雷晔飞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郴州报道
在湘南大地的医疗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医者:她既是与死神赛跑的儿科重症专家,又是心怀大爱的侨界巾帼先锋。从儿科诊室到侨联公益舞台,从救治危重患儿到关爱困境妇女儿童,郴州市侨联兼职副主席、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科(PICU)主任雷晔飞,用三十载仁心仁术诠释着“医者父母心”的真谛,更以侨联为纽带,将医疗专业力量转化为普惠社会的温暖能量,谱写了一曲守护妇女儿童生命健康的时代赞歌。
以温柔铠甲 筑生命防线
“小儿科,大担当。”这句业内箴言在雷晔飞身上得到深刻印证。1990年,雷晔飞从衡阳医学院毕业投身儿科,始终坚守在被称为“哑科”的儿科重症医学前线。
面对无法准确表达病痛的患儿,她练就“望闻问切”的真功夫:每天提前到岗查房,用指尖感知患儿体温的细微变化;俯身倾听微弱呼吸声时,连监护仪跳动的波形都成为她破译生命密码的语言。
雷晔飞探望患儿心心。
1月14日晚上,家住桂阳的心心(化名)独自在家时发生了意外,5岁的心心独自爬上没有锁好的防盗网,从6楼坠落。因其父长年在国外工作,其母短暂外出时将孩子留在了家里。危险发生时,心心妈妈紧急将孩子送往当地医院治疗。由于孩子情况危急,需要转院治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0”立即派出资深医疗团队火速前往。抵院前心心已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垂危。到达医院后,医院创伤团队立即开启多学科联动绿色通道,从转院到完成手术历时3个小时,术后由创伤ICU转入PICU继续治疗。经过雷晔飞与团队的精心治疗,心心的病情逐渐稳定,目前已康复出院。“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我们多坚持一刻,就可能改写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雷晔飞主导下,2006年湘南地区首家儿童重症监护科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危重病患儿救治中心。自2011年起,PICU抢救危重患儿16000多例,救治率在95%以上。这些年,雷晔飞与团队走遍郴州及永州南部六县医院推广急救适宜技术,走进校园开展防止意外伤害培训,参与学生15029名,并为1398所学校的学生筛查先心病。
荣誉墙上,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好医生”、湖南省首届优秀儿科主任、第三届“三湘儿科医师奖”等称号熠熠生辉。而更珍贵的勋章,是康复患儿家长道出的一声声感谢,和监护室里此起彼伏重获新生的啼哭。
以“侨”为桥 传递医者温度
鲜为人知的是,雷晔飞与海外侨胞有着深厚渊源。其姐曾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职。旅居海外期间,始终心系故土,常向侨胞推介家乡资兴东江湖的雾漫小东江、翘嘴鱼等文旅名片。两姐妹视频通话时,总少不了聊到医疗学科前沿动态和家乡建设的新面貌。
去年当选郴州市侨联兼职副主席后,雷晔飞深谙“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意识到医疗专业力量应该突破医院围墙,惠及更多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她以侨联为平台,打造“医疗联盟”,将儿科重症医学的专业性与公益服务的普惠性深度融合,形成关爱妇女儿童的强大合力。通过一场场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一次次凝心聚力的急救宣讲、一件件关爱妇女儿童发展的民生实事,为推动侨联高质量发展贡献医疗力量。
雷晔飞尤其注重健康教育的源头预防。2024年,她组织开展“健康童行”校园健康科普活动,带领团队走进学校开展培训13场,用情景剧、互动游戏等生动形式讲授急救知识,参与人数6625名。当看到学校教师用海姆立克法成功抢救噎食学生、孩子能准确拨打120求救的案例反馈时,她欣慰地说:“播撒健康种子,就能收获更多生命奇迹。”
雷晔飞带领团队走进校园开展急救科普活动。
在今年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雷晔飞带领儿童急诊科科普团队联合市侨联一同走进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急救科普系列活动。在“救在身边”实战培训中,雷晔飞以身边真实事件为切入点,强调每个人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操作步骤与要点,科普团队成员配合授课进行现场操作示范,培训惠及师生3000余人。
“雷医生不仅治病,更治心。”这是群众对她的评价。去年7月资兴发生洪灾后,在雷晔飞号召下,儿童急危重症学科第一时间组建小分队来到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免费体检与基础治疗,并发放防灾药品。同时,她的团队还为受灾儿童开展沙盘治疗,进行心理疏导。这些创新实践,让医疗关怀从疾病救治延伸到心灵抚慰,构建起立体化关爱体系。
在雷晔飞的手机里,保留着两张特殊照片:一张是PICU全体医护的“全家福”,另一张是与市侨联深入山区义诊的照片。这两个看似不同的场景,却因同一种情怀紧密相连——对生命的敬畏,对初心的坚守。
如今,58岁的雷晔飞依然保持着每天工作8小时的节奏。当被问及何时退休,她笑着说:“当每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每位家长都绽放笑容时,或许我就能放心歇歇了。”晨光中,身穿白大褂的雷晔飞,映照着新时代巾帼医者继续前行的身影。那里,有更多生命等待守护,有更多希望需要点亮。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