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实践案例(149)】滨湖:人大代表“三人组” 纾困解难贴心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20:02 1

摘要:人大代表履职如何更贴近群众?代表作用发挥如何更得到人民群众认可?滨湖区蠡湖街道中南社区的孙银龙、黄雨石、黄清元三位人大代表自发组建“三人组”,以“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便民服务市集为平台,打造“板凳会”议事模式,从倾听家长里短中汇集民意呼声,在解决琐事纷

摘 要

人大代表履职如何更贴近群众?代表作用发挥如何更得到人民群众认可?滨湖区蠡湖街道中南社区的孙银龙、黄雨石、黄清元三位人大代表自发组建“三人组”,以“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便民服务市集为平台,打造“板凳会”议事模式,从倾听家长里短中汇集民意呼声,在解决琐事纷扰中展现代表担当,把群众诉求的问题清单作为代表的履职清单,让居民“心愿单”成为“幸福账”,在中南社区留下了代表为民履职的点点印记,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社区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代表建议十天办成

方便群众乐享其“乘”

“孙代表您不知道,现在到公交站要走两里路,我这老腿实在吃不消。”2024年12月17日,在滨湖区蠡湖街道中南社区“132、找代表”便民服务市集上,惠阿姨在代表“三人组”的板凳前停下脚步。市人大代表孙银龙拿起面前的记录本,区人大代表黄雨石起身给老人递水,区人大代表黄清元则在旁认真倾听。这样的场景,是便民市集“板凳会”上的常态。

原来,地铁6号线施工围挡将中南家园围成了“孤岛”,原本步行两分钟即到的公交站点受施工影响取消,居民乘坐公交得绕行二十分钟,要么就得打车出行。“我早上送孙子上学,要提前四十分钟出门。”张师傅比划着,孙代表在本子上重重画下感叹号。附和的群众越聚越多,三位代表当机立断,跟着居民重走了中南家园门口的公交站点。走在围挡的夹缝中,感受坑洼的临时便道,孙银龙代表举着手机边拍边说:“这段路确实难走,没有公交站真的很不方便。”

当晚,三位代表便根据现场踏勘和居民反映的情况,起草了《关于完善中南家园周边临时公交站点设置的建议》。这份特殊的“民生地图”不仅有施工平面图、绕行轨迹,还贴着十几张现场照片,为中南家园附近增设公交临时停靠点并优化公交线路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孙银龙以市人大代表的名义向市公交集团直接提交了这份“有图有真相”的意见建议,并报备市人大和区人大相关部门;同时联系公交集团的有关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期待他们及时回复居民群众的诉求。公交集团副总当即拍板:“明天就派勘察队!”并在当天就给出了“研究后答复”的快速回应。

接下来的日子像按下了快进键:第五天公交集团带着方案来社区,并委托孙代表向居民征求意见,孙代表当天回复公交集团,社区居民对改善措施表示“满意”。第十天清晨,513路和505路两路公交的延伸线驶入了中南家园小区门口的临时站点。“真神了!上周反映的问题,这周就通上车了。”张师傅举着老年卡第一个上车,带着孙子坐上了上学的快车。

闲置空地变休闲公园

助力群众乐享其“游”

“东边那块荒地,野草长得比人高,上次我家小孙子追风筝,差点被杂草中的碎玻璃划伤。”2023年3月10日,印象湖滨小区的陈奶奶攥着黄代表的手生气地说……这已经是代表“三人组”接到的关于这片荒地的第9起投诉,代表们的笔记本上画上了一个重重的标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代表们立即行动起来,这个关乎民生的5000平方米绿地整治出新项目就此启幕。

在项目启动初期,人大代表“三人组”会同热心群众代表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实地调研。现场测量绿地边界坐标、拍摄环境现状影像、采集土壤水质样本、记录安全隐患点位,为敲定施工方案奠定基础。

在方案论证阶段,中南社区党委召集滨湖区、蠡湖街道办等单位召开专题推进会,由人大代表“三人组”通报前期调研成果,由设计单位汇报三套比选方案,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经两轮意见征询,最终方案吸纳了绝大部分的群众建议,特别在适老化设施配置、海绵城市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

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督小组累计收到群众合理化建议46条。针对居民反映的乔木移植存活率问题,监督小组及时约谈施工单位,推动建立“一树一档”养护台账,有效提高树木存活率。

经过一系列整体景观和功能的提升改造,50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华丽转身,一个全时段游憩、全年龄共享、全空间造景的开放式滨水空间跃然而出。该空间兼具现代活力与历史韵味,园内依据地势及景观特点,精心划分成“临港观鱼”“滨河步道”“缤纷广场”“健身广场”等多个主题区域,通过征集群众意见最终命名为蠡港公园。整个项目从规划到落地,人大代表始终跟进,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管理模式。如今,居民们在“滨河步道”散步休闲,孩子们在“缤纷广场”嬉戏玩耍,蠡港公园已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好趣处”。

守护车轮上的安全

保障群众安享其“居”

2024年6月12日,在滨湖区蠡湖街道中南社区,“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间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在循环播放的提示音下,推着电瓶车的张老伯讪讪退后。一个电动车入户充电的安全隐患就此解除。

近年来,小区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自燃爆炸的案例屡见不鲜,引起了人大代表和社区居民群众的高度关注。“我们中南家园共有电梯82部,常住人口8200余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2100辆,阻止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是保障居民消防安全的首要之举。”中南家园社区负责人沈佳表示。

经过多方调研,安装智能阻车器是个好办法,但是需要征求居民群众意见才行。于是,代表“三人组”、网格员、楼组长集体出动,挨家逐户发放问卷收集建议。在征得居民同意后,联动中南社区党委迅速响应,并组建专业队伍,投入到智能阻车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作业中。

电动车上不了楼,有人欢喜有人忧。“我支持电动车不上楼,可是电动车充电怎么办?”新问题随即而来,成为“板凳会”上的“头等大事”。代表“三人组”对接中南社区党委,推进在小区一楼车棚及地下车库增设智能充电桩。截至2025年1月,中南家园A区共新增智能充电桩67组,插座数量748个,中南家园B区共新增智能充电桩57组,插座数量684个,中南发展大厦新增智能充电桩1组,插座数量12个。充电桩部署完毕后,公布了清晰且合理的收费标准,有效满足了居民的充电需求,既让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心,又让居民群众幸福“满格”。

如今,中南社区旁新增了公交站点,蠡港公园绿意盎然,小区电动车停放充电井然有序……从公交优化到环境改造,从安全治理到便民服务,人大代表“三人组”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落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以前觉得人大代表离我们很远,现在剪个头发都能聊上民生事。”“132、找代表”便民服务市集上的李阿姨有感而发。从春华到秋实,从街头到巷尾,人大代表“三人组”的履职脚步从未停歇,属于中南社区的幸福故事,仍在继续上演……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