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润旱塬 淳化奏响春播“冲锋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20:28 4

摘要:4月21日,一场甘霖如约而至,滋润了渭北旱塬的淳化大地。随着农机引擎的轰鸣声划破田野的寂静,淳化县2025年春播生产的大幕正式拉开。在润镇西沟村的百亩核心攻关田里,淳化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正忙碌地指导农机手开展“五统一”标准化播种,一场以“粮油单产提升”和“地膜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齐巨儒

4月21日,一场甘霖如约而至,滋润了渭北旱塬的淳化大地。随着农机引擎的轰鸣声划破田野的寂静,淳化县2025年春播生产的大幕正式拉开。在润镇西沟村的百亩核心攻关田里,淳化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正忙碌地指导农机手开展“五统一”标准化播种,一场以“粮油单产提升”和“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为核心的春播战役,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全面打响。

科技赋能:构建“五良融合”生产体系

为突破粮油单产瓶颈,淳化县以“良种、良法、良机、良技、良制”深度融合为抓手,全力构建“五良融合”生产体系,重点推广玉米“5335”密植高效种植技术,即每亩种植5000株玉米的基础上,通过三次科学施肥,实现亩产350公斤以上的目标。在润镇、方里镇建立的245亩核心攻关田中,通过统一供应高产良种、测土配方施肥、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等集成技术,力争实现玉米单产提升15%以上。

“我们推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测土施肥、统一地膜覆盖、统一机械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并运用‘密度梯度试验+新型肥料对比’模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县农技中心主任王文恒介绍道。截至4月24日,西沟村百亩核心攻关田播种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时设置了玉米不同品种密度试验、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新型肥料试验、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田4个,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图为西沟村玉米单产提升百亩示范方

农资护航:构建全域保障网络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粮草”,是春播生产的坚实后盾。针对今春旱情,淳化县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抗旱保粮”与“春播备耕”双线作战,积极协调调运各类农资,为春播生产保驾护航。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53家农资经营门店储备种子100余吨、化肥2万吨、农药100余吨,检修农机具500余台。通过“线上下单+定点配送”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种子到家、农机到田”,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备齐农资,为春播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图为玉米单产提升核心攻关田发放农资

绿色革命:地膜革新守护黑土地

在追求农业高产的同时,淳化县始终牢记绿色发展理念,将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作为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高强度膜强制回收+全降解膜示范推广”双轨制,全力破解白色污染难题。

县上为8个镇办发放高强度地膜297.45吨,覆盖15.76万亩农田;全生物降解膜61.36吨,覆盖面积2.37万亩。同时,建立“企业回收+站点兑换”体系,按照1立方米旧膜兑换7.5公斤新膜的标准,已建成32个回收站、220个村级网点,让废旧地膜有了“归宿”。

“这种地膜3个月就能完全分解,既保墒又避免白色污染。”西沟村种植大户张先生算了一笔经济账,虽然使用降解膜每亩成本增加80元,但能减少人工捡拾费用200元,而且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图为地膜科学使用项目物资发放现场

服务提质:打造“田间课堂”培训矩阵

面对今春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淳化县打出服务“组合拳”,为春播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组建8支农技服务队,巡回各镇开展“田间门诊”,将技术送到农民手中。16场培训覆盖所有产粮镇,技术人员下乡80人次,2000余农户获得“点单式”指导。出动宣传车30多车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重点传授小麦抗旱管理、玉米密植技术等,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淳化县农业农村局以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抓手,打造一批“三主融合”(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展示田,以“藏粮于技”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绿色转型,书写着粮食安全的新篇章。随着春播生产的全面铺开,这片黄土地上的科技力量与绿色实践,必将为全年粮食丰产注入强劲动能,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源:农科新闻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