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山东电视台曾专访乔羽。乔羽说,创作歌曲《我的祖国》时,歌词描写的是长江,但他却用了“一条大河”,他认为这样不会让那些没有生长在长江边上的人产生距离感。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歌曲《我的祖国》的开头,作曲的是家喻户晓的山东籍词作家乔羽。
2001年,山东电视台曾专访乔羽。乔羽说,创作歌曲《我的祖国》时,歌词描写的是长江,但他却用了“一条大河”,他认为这样不会让那些没有生长在长江边上的人产生距离感。
20多年后,山东广播电视台旗下“山河-岁月”视频号发布了当年采访时的画面,仍然让网友倍感亲切。目前该短视频作品点赞量达1.9万,转发1.6万次,还有近2000条留言,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爆款。
近年来,使用传统媒体媒资库内保存的录像视频进行“二创”,成为第三方平台上的流量“新宠”。“山河-岁月”视频号(抖音号为“山河岁月”)早在4年前就已注册,2023年下半年更为现名,并确定其定位为“纪录时代的脚步,见证时间的力量”,开始有计划地持续制作推出短视频。
山东广播电视台媒资版权中心主任范维坚向观媒·传媒大观察介绍,山东台自成立以来,70多年间播出了大量新闻、专题、综艺节目等内容,媒资库保存的已播出的素材长达50多万个小时,有130多万条。既然有这么多珍贵的视频音频资料,应该有一个窗口向社会公众展示。
范维坚说,早年间摄录设备非常稀缺,一般只有电视台才有,“山河-岁月”发布的这些视频,很多都是山东广电第一手的独家内容。经过一年多时间,“山河岁月”抖音号粉丝目前涨到35.8万,视频号也有17万多粉丝。
这么多历史素材,挑选选题有怎样的标准?范维坚认为,对受众来讲,最能打动大家的往往是有年代感、能触发人记忆的内容,“我们在挑选选题的时候,最看重的是视频的历史纪录价值,这是选材的第一标准。”
具体来说,第一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重大事件——比如泰山索道是哪一年的哪一天建成的,由于很多登泰山的游客都坐过索道,这样的内容大家会比较感兴趣。同时,这种历史的记录也反映了当地发展的进程,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的进步,这些进步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类是特有怀旧感的老物件、旧场景,大多会触发大家的记忆。比如80年代的夏季麦收,当年那种热火朝天的人工夏收景象早已不复存在。用户当看到当年麦收的片段,会瞬间触发怀旧的记忆。大家的情绪受到感染,记忆的闸门马上就被打开,这类怀旧的内容在账号上互动量特别高。
还比如,2023年、2024年国庆节,山河岁月新媒体号分别制作推出一组反映山东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变化的短视频,几十年前简陋民居、匮乏短缺与现在的高楼大厦、丰富多彩形成鲜明对比,一下子戳中了网民的敏感点,大家纷纷点赞留言,感慨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
第三类是反映特定年代的人和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的视频。观媒注意到,山东广电“山河-岁月”视频号置顶的几个作品中,点击量特别高的是中学时代系列。30年前,山东台有档节目叫《中学时光》,采访了不少中学生。当年的学生如今已过不惑之年,节目内容二次剪辑后发布很受欢迎,从用户留言来看,“80后”和“00后”这两类人群最为关注。
在范维坚看来,通过这些视频,大家会看到变的东西和不变的东西,比如人的年龄、相貌在变,环境和生活水平在变,但那个年代同学友谊的纯真、青春的躁动、成长的烦恼等等,和现在比几乎没变。
已经人过中年者看到这些视频,重拾青葱岁月,感受时光的匆匆;他们的孩辈们(80、90后)看到这些视频,则颠覆和刷新对父辈的认知,大家纷纷留言:爸爸妈妈中学时的思想竟这么活跃;大人们学生时代就像大人了……这些视频被年轻一代追捧,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隔空对话,实际上起到了一种代际沟通的作用。
观媒查询发现,“山河-岁月”既有日常零星发布的内容,还有一些专门策划。据了解,幕后运营团队会根据时间节点提前在媒资库里检索,看一看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值得去纪念和回忆。
“这个账号的定位是怀旧,反映时代的发展变迁”,范维坚说,山东历史文化厚重,“齐鲁文化记忆系列”集中展示了季羡林、欧阳中石、乔羽等山东文化名人的珍贵采访画面,这些系列策划有力地传播了山东的良好形象。目前,山河岁月号上像这样的系列有11个。
范维坚表示,虽然发布的是已播出的内容,但发布的节点还是要具有新闻性,“要找到一个结合点,让过去和当下形成一种映照。”
不久前,山东籍企业家、“土豆大王”梁希森因病去世,山东台在2004年曾对他有过专访,“我们把当时的专访找出来,回顾他的生平,这也是对他的一种纪念。”
短视频时长要控制在多久?团队最初定的要求是尽可能短,但后来发现也不尽然。团队后来复盘时认为,视频的长短要以内容为核心,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用户是会“买账”的,这种价值既包括实用价值,也包括情绪价值。
关于画面画质不高的问题,范维坚认为恰恰是优势,因为这凸显了内容的年代感。目前,运营团队还引入了AI技术,对部分作品会进行处理,尽可能让用户体验更好。
任何历史资料只有被唤醒时,其价值才能发挥作用。观媒注意到,山东广电对历史视频版权的再传播,不仅唤醒沉睡的资源,实现了老旧版权资料价值的二次发现和重塑,服务和满足于广大受众和社会需求,更是产生了商业运营效益。通过“山河-岁月”这个窗口,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主动与该团队取得联系,对接购买历史音视频资料。
范维坚介绍,历史资料的数据化处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早在十多年前,山东广电历史的视音频资料已经通过编目完成了数据化处理,上线了媒资系统,在该系统可以实现一键查询,搜索、调取,日产的内容则随时在入库。
2024年4月,观媒曾撰文认为,数据资产不仅仅是无形资产,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更是有形的生产抓手、变现方式。山东广电正在将历史视频数据变成数据资产,产生新的价值。
从全国范围内观察,还有一些媒体也已开启了探索。如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旗下视频号“深圳时光机”,在这个短视频新赛道,也有不俗表现。
撰文/程达堃 编辑/周童
来源:媒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