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建构”:龙芯、申威谁在广积粮缓称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21:35 4

摘要: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引擎,CPU的战略价值在AI革命中愈发凸显,历经多年磨砺,国产CPU从“可用”迈向“好用”,在英伟达高端GPU断供、国际技术封锁加剧的背景下,国产芯片正以性能突破与生态重构的双重优势,回应全球算力产业链的“卡脖子”挑战。

技术自主的“纯血基因”与商业生态的“贫瘠土壤”形成鲜明撕裂。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引擎,CPU的战略价值在AI革命中愈发凸显,历经多年磨砺,国产CPU从“可用”迈向“好用”,在英伟达高端GPU断供、国际技术封锁加剧的背景下,国产芯片正以性能突破与生态重构的双重优势,回应全球算力产业链的“卡脖子”挑战。

当前,国产CPU厂商已形成多元技术路线竞逐格局,兆芯等依托x86架构兼容生态,飞腾、鲲鹏深耕ARM架构适配,在CPU国产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仍未突破国际厂商对架构的掌控。

国产CPU的突围不仅依赖制程工艺,更在于架构设计的本土化适配。而龙芯、申威则通过自研指令集构建独立生态。不难发现,国产指令集的价值,恰恰就在于打破“指令集殖民化”的枷锁

当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唯有掌握指令集这一“炼油厂蓝图”,才能真正实现从“炼油设备进口”到“自主设计炼油体系”的质变。在这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博弈中,CPU的自主可控能力直接关乎国家数字主权与产业安全。

龙芯:自主可控的“技术苦行僧”

在计算芯片领域,指令集架构犹如数字世界的基石,决定着整个软硬件生态的演化方向。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指令集架构中,由英特尔和AMD共同构筑的x86体系,正以近乎绝对的优势掌控着数据中心处理器的战略要地。这种建立在复杂指令集(CISC)基础上的技术范式,通过数十年生态积淀形成难以逾越的护城河,部分国内厂商通过授权的方式引进x86架构。

当同行忙着“师夷长技”,龙芯选择了一条更理想的路——废掉MIPS“旧经脉”,自创LoongArch“新内功”。龙芯试图从芯片架构及指令集到芯片设计实现“纯血100%国产”,打造持续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

据了解,龙芯中科的自主指令架构LoongArch从顶层架构到指令功能和ABI标准等,全部自主设计,不需国外授权,是国内唯一掌握指令集、处理器IP和操作系统等计算机核心技术,基于自主指令集构建系统的CPU企业。

从硬件层面来看,龙芯已有对标国际大厂的产品。据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介绍,龙芯于2023年推出的桌面端CPU龙芯3A6000,实测性能相当于英特尔公司2020年上市的第十代酷睿四核处理器;龙芯2024年研制成功的16核及32核版龙芯3C6000服务器CPU,性能相当于英特尔公司Xeon 4314和6338;龙芯当前正在研制的3B6600八核桌面CPU使用成熟工艺预计单核/多核性能可以达到使用先进工艺的中高端酷睿12~13代水平。

从生态构建来看,包括统信、麒麟、欧拉、龙蜥、开源鸿蒙、Debian等国内外诸多操作系统社区都具备了龙芯的版本。WPS、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美图秀秀、搜狗输入法等。基础应用都具备了龙架构的版本。龙芯中科2024年半年报披露,与公司开展合作的厂商达到数千家,下游开发人员达到数十万人,基于龙芯处理器的自主信息产业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市2025年的21180台终端设备集采中,龙芯中科一家独大,采用龙芯技术路线的设备占比高达63%,足见政府采购逐步向自主可控的厂商倾斜。

在AI领域,2025年,龙芯联合太初元碁、寒武纪、天数智芯、算能科技等合作伙伴,打造了适配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多形态推理平台,成为AI服务器市场强有力的新生代。

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龙芯中科尽管走出了一条自主可控的芯片国产技术路线,但业务线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两大领域,在全球CPU商用市场,仍难以撼动Intel、AMD两家大厂的霸主地位。在生态建设方面,对比Windows应用仍差距明显。

在业绩方面,龙芯中科2024年业绩表现并不乐观,龙芯中科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0.24%;净亏损6.2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84亿元。对比同属资本市场的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超过90亿元,并实现20亿元的净利润,营收净利增速都超过了50%。不难发现,自主生态的漫长哺育期正持续考验其经营韧性。

对于净利润大额亏损,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信息化领域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带动毛利率部分回升,但仍未恢复至理想水平;工控类芯片业务营业收入下降导致该业务毛利额的贡献度降低,进而影响整体毛利率水平。

拉长时间线来看,龙芯中科营收呈现下滑趋势,且盈利并不稳定。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龙芯中科营收分别为10.82亿元、12.01亿元、7.39亿元、5.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87%、10.99%、-38.51%、-31.54%,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180万元、2.37亿元、5175万元、3.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82%、229.82%、-78.15%、-736.57%。

龙芯中科作为国产CPU全栈自主创新的标杆,在指令集、架构设计等领域突破“卡脖子”封锁,党政市场斩获超六成集采份额,证明在工控、航天等封闭场景,“纯血”基因仍是硬通货,但经营业绩的不稳定则暴露出自主生态培育的残酷现实:在技术自主性与商业可行性之间,如何在商业化进程中进一步提速,仍是国产核心芯片必须破解的命题。

申威:打造超算之巅

在CPU国产化攻坚战中,申威处理器以独特技术路径构筑起自主可控的护城河。成立于2016年的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申威”),依托国家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形成涵盖芯片设计、超级计算机研发等业务矩阵。

申威处理器完成从Alpha架构引进到完全自主指令集的跨越式进化,形成军用与超算市场的技术护城河。

2006年首代SW-1芯片突破130nm工艺后,企业以十年周期完成指令集重构,推出完全自主的申威64位架构。技术自主性在SW26010众核处理器上达到巅峰,2016年搭载40960颗该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以12.5亿亿次/秒峰值算力登顶全球超算榜首,是全球首台峰值计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持续性能为每秒 9.3 亿亿次,软件硬件并行,均为申威自主设计。

申威8A芯片采用最新的第四代申威处理器核心(简称 Core4)。Core4 核心继续采用超标量流水线结构,支持乱序发射、乱序执行、推测执行,并首次采用SMT 技术,支持每个核心同时运行两个线程。申威 831 相比上一代4核CPU申威 421 在功耗相当的前提下,性能提升2倍以上,下一代产品申威4E相比申威831性能再提升50%以上,与Intel中端桌面处理器相当;申威下一代服务器产品威鑫8A与Intel中端服务器处理器相当。

与此同时,申威科技正从特种领域向商用市场延伸,通过产业链协同突破产能瓶颈。2020年与中国电科共建的首条服务器产线落地上海松江,年产能超4万台,标志着申威服务器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在生态建设方面,申威采取“硬件突围+软件适配”双轮策略。硬件端已完成中标麒麟、统信UOS、深度deepin等操作系统适配,与联想、鼎甲等厂商建立存储解决方案合作;软件端,申威推出了自研的操作系统,实现了从处理器到操作系统,再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国产化。

与龙芯中科一样,申威同样面临着生态建设的难题,面对x86体系百万级应用生态,申威当前适配规模仍显单薄,这就意味着通用商业软件支持不足,导致在桌面和服务器市场的渗透率较低,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

申威处理器以自主可控指令集为基石,在超算领域铸就全球领先的技术标杆,然而在产业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特种领域深度扎根”与“商用市场广度拓展”的双重现实,这种技术自主性与商业可行性的动态平衡,正成为检验国产CPU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突围的关键标尺。

总的来看,在算力军备竞赛与数字主权争夺的双重驱动下,国产CPU的自主化突围已从技术攻坚迈入生态重构的深水区。龙芯与申威作为自研指令集的代表,展现了国产芯片打破“指令集霸权”的硬核实力,印证了自主架构在特定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然而,技术自主的“纯血基因”与商业生态的“贫瘠土壤”形成鲜明撕裂。

在业内看来,未来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技术-生态-市场”的飞轮效应:一方面需依托政策导向深化特种领域优势,形成细分市场的利润池;另一方面需通过指令集开源、跨架构兼容等技术收敛策略,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最终在AI算力革命中实现从“替代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跃迁。国产CPU的终极考验,不仅是超越摩尔定律的制程追赶,更是驾驭“自主可控”与“开放共生”辩证法的智慧博弈。

采写:李洪力

编辑:洪力

指导:辛文

延伸阅读:

国产算力一线调研:从接盘阉割版到力破国外依赖

算力暴增下国产CPU博弈:x86与ARM路线谁拔头筹?

激发算力活力:国产操作系统正“向上”(附图)

DeepSeek引爆AI一体机:万亿赛道下的"激流"与"暗礁"

技术嫁接还是生态重构:“DeepSeek接入”变异终端AI路径

范济安:有关DeepSeek及其生态的思考

DeepSeek+云电脑:改变什么?

分析:DeepSeek热潮中电信企业面临的法律挑战与合规转型

风起云涌:DeepSeek"搅动"云市场(附服务一览)

DeepSeek之火,悄然“烧”进通信网

分析:DeepSeek为通信运营商带来什么?

最新: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体全面接入DeepSeek

颠覆你的聊天框:三问微信接入DeepSeek

鲶鱼来了:DeepSeek重塑AI生态格局

中兴通讯+DeepSeek:加速AI应用与赋能

再搞清楚:三大运营商回复DeepSeek三问

搞清楚:三问“运营商+DeepSeek”

最新: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

最新:DeepSeek十问

多行业场景赋能:中国联通加速DEEPSEEK深度应用

央企2025年指标定调:“一利五率”总体稳定、个别优化

分析:“一利五率”优化对通信央企意味什么?

重磅: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五部门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静水深流:《通信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发布

最新:中国5G用户突破10亿

重磅: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发布

重磅:2024年度通信产业十大事件发布

来源:通信产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