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
《红楼梦》脂批:壬午除夕,书未完,芹泪尽而逝。此如何解读?
“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壬午除夕,书未完,芹泪尽而逝”这则脂批庚辰本中没有。
庚辰本中与这则脂批相关的是第二十二回回末畸笏叟于丁亥夏的批注:“此回书未成而芹逝也,叹叹”。但该批注没有明确指出芹逝于“壬午除夕”。
分析上述脂批内容,有个前提
①抛开乾隆时期的系统性文字狱篡改的曹寅后人说
②立足于明末清初桐城桂林方氏十七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方以智著《石头记》假说。
③脂批需结合第一回楔子中石兄提到的写写此书目的:以表面小说背地里记录末世国史,为闺阁诏传、自己传诗而体现的个人传记家族史以及国史三位一体架构。
④因为方以智肩负永历帝的太史公重任,作南明史,所以《石头记》为国史自是开放未完待续的状态。既是到了1662年永历帝被绞死,到方以智1671年辛亥之难,南明抗清民族活动还在继续,卍字心印代表天地会总舵标志还在继续,《石头记》处于未完待续状态。
甲戍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存甲戌本共十六回,具体为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
其中不少已经散佚,是作者方以智自己在1671年粤西同名案仙逝前焚烧毁,还是后来密之儿子方中通、方中发、方中履或好友冒辟疆等收藏者因害怕文字狱迫害有意丢失,或方中通有意利用残本达到更好保存不得而知。
不管如何此脂批本极大可能经过方以智后人之手。而畸笏叟为六尺巷张英朝笏老人,其子张廷玉字砚斋亦有继承其父亲的批阅和收藏,使得庚辰本比较完全保存下来。姑且认为此书暂且只有八十回,《脂砚重评石头记》为作者方以智石头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交给后人来写。
根据以上内容以及避免文字狱,此甲戍本最早可能在方以智亲人中传播,也就是在方以智亲人中寻找脂砚斋的影子。
根据方以智《药地炮庄》中存在脂批,其批注字体和石头记脂批一致,可追溯到石头记脂批延续到康熙中期。那么可以设定脂批的传播链:
①1650—1671年石头记原手稿方以智(1611—1671)脂批:方以智+方中通
②1671—1798年。脂砚斋:方中通(1634-1698),松斋:方畿(?—1673年)。
稻花斋即杏斋:方中履(1638-1706)
③1698—1702年。1702年为壬午年。
方中履公子方正瑗1735前后还在世。出版父亲和祖父的遗作。
方中发(1639-1721)方以智弟其义之子,过继给了方以智,字遁廋。号鹿湖,继承了方以智的文学诗词写作技巧。和方中通一起整理出版方以智遗作。
畸笏叟:张英(1637-1708年)方以智表弟
砚斋:张廷玉(1672-1755)。张英公子。
此外:钱澄之(1612-1693)为方以智挚友,同属复社,其女嫁入方氏;
施闰章(1618-1683)与方氏联姻,与方交游密切,和密之为一小愚一大愚。曾为方以智作传,体现学术圈层互渗。
冒辟疆(1611-1693年)石头记藴藏侍者
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年)。和方以智建立首山精神。
现在分析脂批中所言“”壬午除夕”是哪一年?
1642年是壬午年,这个和石头记所记载南明史不合,可以直接pass。
还有个是1702年,这年农历只有腊月二十九,没有三十,有学者说1702年非壬午除夕这个日子。
虽然1702年农历没有十二月三十日,但是桐城人习惯只有是第二天是大年初一那么头一一天即使是腊月二十九也称除夕。所以壬午除夕指1702有壬午除夕,这是本地习惯表达。
纵观前面以及提到方中通为脂砚斋主体,其1698年去世后,下面几位应该是继承人可能。涉及所涉及的能活到1702年的方以智亲人或好友如下几位:
①方中履②方正瑗③方中发④张英⑤张廷玉⑥朱耷
其中张英张廷玉为畸笏叟范畴,虽为砚斋,大有祭奠前辈脂砚斋之意。此二人不在脂砚斋行列。
根据脂批甲午八月(日),泪毕。极大可能是畸笏叟脂批,畸笏叟或畸笏老人为六尺巷主人张英,红楼梦作者方以智的表弟。
根据最接近成书年限的甲午年即是1654年和1714年。前者才开始,脂批未进行,可以排除。而符合1714年还在世之人唯有方中通发比较适合。此时方中通、方中履以及朱耷、张英都去世。而张廷玉、方苞、方正瑗虽说都还年轻,不符合一芹一脂,但是可以是脂砚斋群体。前有方中通《脂砚斋评石头记》,后有脂砚斋方中发接替方中通继续批注石头记性,故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说。
如果说甲午八月是被后人乾隆时期涂改过的,原本是壬午九月,那么壬午年九月即1702年九月八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根据庚辰本脂批字符合畸笏叟笔迹,此段批注为张英。一芹一脂即指芹方以智脂即张英。
的确这年九月八日是方以智仙逝整三十周年。1671年九月七日方以智被清廷逮捕次日押送上船,途中投江而逝。
1702壬午年,康熙四十一年,方以智侄孙桐城派鼻祖方苞为密之遗作《断截红尘图》作题跋,颂扬备至。
方苞跋云:"先叔祖文忠公讳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弱冠负盛名,与云间陈子龙投分最久,复社诸公皆以声气名节相推尚。释褐时,贞述公抚楚忤时相,被逮下狱,具疏请代。上称其孝,冤明白。甲申南奔,值仇熟柄国,遂流离岭表,出世外。尝被蛰,环以白刃,终不屈。晚乃遁迹匡庐、青原间,从游士称无可大师,更号药地。叠逢患难,谈笑自如,卒于万安,归葬浮渡。……江长子先生尝称为'四真子'云,盖谓真孝子、真忠臣、真才子、真佛祖也…"
以上可见方以智后人非常看重这个日子。方中发纪念父亲方以智在耗尽十年肠肝血的《》石头记》字里行间批下了前面的脂批。
而在甲午年即1714年正好是方以智侄孙方苞,桐城派鼻祖因为给《南山集》作序而遭康熙逮捕入狱,此时正是坐牢时间。自此康庸乾对桂林方氏家族的文化清洗非常严厉。文字狱迫害有文字记载。任道斌的方以智年谱记载:“自后文网日炽,密之著述有列为禁毁之列”
至于到了乾隆时期,《石头记》已经成为书商窃名窃版权追逐利益工具。说书或抄书的皆可变卖换取零钱补日用。
而高鹗程伟元的篡改续集反而使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成为120回红楼梦得以保存下来虽然其思想性历史性以及哲学层面被塌缩成碎片,而其文明符号以及音符和刻在碳硅基因的片段被今天的大数据给予复制转录增殖,华夏文明和文化自信自有水落石出的时候。遗民集体救赎自会实现。文明之光得以延续。
如今三百年一个轮回,今天就是再生一芹一脂的时代到来。
来源:看见身边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