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降价,再成“夜宵顶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5 00:12 1

摘要:“凌晨1点的长沙扬帆夜市,99元6斤的小龙虾档口排起百米长队,大学生举着手机直播‘抢虾大战’;北京三里屯3800㎡的龙虾大排档里,歌手驻唱声混着剥虾的咔咔声,年轻人把258元一份的潜江龙虾吃成社交货币......

“凌晨1点的长沙扬帆夜市,99元6斤的小龙虾档口排起百米长队,大学生举着手机直播‘抢虾大战’;北京三里屯3800㎡的龙虾大排档里,歌手驻唱声混着剥虾的咔咔声,年轻人把258元一份的潜江龙虾吃成社交货币......

这场由价格腰斩点燃的‘龙虾宴狂欢’,正让餐饮人和年轻人在深夜的烟火气里双向奔赴。

01

“夜宵顶流”价格腰斩

年轻人兴奋了!

一位龙虾餐厅老板调侃道:“今年小龙虾上市时间稍早一些。” 这一现象与今年各地龙虾价格暴跌密切相关。

作为全国最大的龙虾产地,湖北潜江的价格下降尤为明显。截至 3 月,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报 803.88 点,较上期下跌 267.52 点,跌幅达 24.97%,红虾和青虾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江苏产区随着龙虾批量入市,整体价格也呈回落趋势。每日数据显示,红虾中除 “红炮头”(超大规格)价格略有上涨外,其他规格价格均下跌,大红虾(大规格红虾)跌幅较大。

杭州市场同样如此,中规格(4 - 7 钱)小龙虾批发价从 3 月上市初期的 40 元 / 斤暴跌至 17 元 / 斤,小规格虾(2 - 3 钱)更跌破 13 元 / 斤,创近三年新低

深圳和长春市场的龙虾价格也出现不同幅度波动。深圳大虾(大规格)价格跌幅较大,达 32.24%;长春市场小龙虾价格整体下行,仅大红虾(大规格红虾)价格微幅上涨。

从全国市场来看,龙虾价格近乎 “腰斩”。批发端,小规格虾从上市初期的 30 元 / 斤降至约 13 元 / 斤,中规格虾从 40 元 / 斤降至 17 元 / 斤左右,大规格虾从 58 元 / 斤下滑至 32 元 / 斤上下。

一般来说,夏季小龙虾价格自然会下降,而今年却提前了。正如杭州某龙虾餐厅老板指着摊位上活蹦乱跳的虾群感叹道。这与气候异常、关税战和替代品的冲击有关

首先,气候异常缩短了生长周期,导致龙虾提前上市。今年春季气温比往年偏高 2 - 3 度,龙虾生产周期缩短了 15 - 16 天。这使得湖北、湖南等产区在 3 月份就将龙虾集中上市,市场短期内供过于求。

其次,关税战冲击,出口转内销导致 “蝴蝶效应”。美国对华水产品加征 25% 关税后,湖北潜江某龙头企业原本每月出口 200 吨小龙虾的订单锐减 80%。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不得不将生产线转向预制菜,1 斤小龙虾加工成蒜蓉虾尾后利润提升,但国内市场竞争更激烈了。”

最后,替代品的强势分流也对小龙虾市场造成了影响。东南亚白虾、阿根廷红虾等进口品种通过电商渠道渗透,价格较小龙虾低 20% - 30%。2024 年中国虾类进口量达 440 万吨,其中白虾占比超 60%,分散了消费需求。

龙虾的提前上市,以及价格腰斩,让年轻人提前开启了 “龙虾狂欢”,龙虾消费热情瞬间暴涨。

一方面线上需求激增。根据美团数据显示,4 月以来,上海龙虾外卖搜索量相比较 3 月增幅达 255%,翻了 2 倍多,其中龙虾外卖订单也有近 7 成的增长。

另一方面各地夜市、大排档生意火爆,人们纷纷打卡小龙虾的集中地。以安庆七街为例,4 月 12 日晚,安庆城区大风暴雨天气,市民廖女士仍与朋友相约到龙虾烧烤店吃小龙虾,7 点多到店时已没座位,店外屋檐下还有四桌客人,需等翻台才有小桌子。长沙的芙蓉区翟记龙虾店 99 元 6 斤的双拼小龙虾 4 月仅外卖订单就售出一万余件。

最后,龙虾销量暴增,增长态势持续,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据媒体报道,某杭州水产市场,从今年 3 月到现在,短短数周,日销最高达 10 万斤左右,增长还在持续。更有水产老板调侃:“销售得太快了,有点供不应求呢。”

02

为求增长

餐饮人纷纷也开启“龙虾盛宴”

随着小龙虾市场需求持续高涨,供给端纷纷提前布局,通过多元模式为年轻人打造 “龙虾盛宴” 。

1、一方面,其他品类商家,提前布局龙虾套餐,为门店引流

根据台海网报道,记者发现某外卖平台上不少商家推出各种龙虾优惠活动,类似“55 元 3 斤”“64 元 4 斤”等屡见不鲜。

龙虾套餐的推出,让不少商户客流暴增。如溧阳,有商家推出“99元四斤”的龙虾套餐,所用龙虾虽为价格更低的“小青”龙虾,但套餐订单却大增。

而在丹阳则有商家推出了“99元6斤”的龙虾套餐,依旧大受追捧,卖断货情况更时有发生。

2、另一方面,还有不少餐饮人也开始以大店模式,来应对这场“龙虾狂欢”

目前,“龙虾 + 大排档” 的大店模式在市场上迅速兴起。坐落于北京三里屯的敦煌排档,店面面积达 3800 平方米,以大排档形式呈现,设有 600 个散座与 10 个包间,并配备歌手驻场,营造热闹氛围。

该店主打潜江小龙虾,售价 258 元 / 份,涵盖清蒸、柠檬冰镇、卤味等多种口味。

其中,清蒸小龙虾个头饱满,柠檬冰镇虾广受湖北网友好评。凭借丰富的产品,敦煌排档目前位居北京小龙虾人气榜榜首。

品牌负责人透露,未来计划在华北地区持续拓展,借助电商、直播带货等渠道,推动小龙虾从季节性爆款向全年性品类转型。

武汉同样涌现多家龙虾大店。屁屁大排档拥有 2000 平方米的经营空间,每到龙虾季,店内座无虚席,即便增设外摆区域,依旧人气爆棚。

龙虾殿面积达 4000 平方米,据小红书网红分享,店内时常满座,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义乌也有类似的门店。义乌的荣谷龙虾主打 “龙虾工厂” 概念,2000 平方米的门店吸引众多粉丝打卡。有网友调侃曾排队 145 分钟仍在等位,侧面反映出其火爆程度。

并非所有门店都依赖大面积经营,部分商家选择另辟蹊径。例如半边云涮肉龙虾夜宵大排档,创新推出涮肉与龙虾的双拼模式,食客既能品尝现点现做的小龙虾,又可享受涮肉的乐趣。

其招牌黄焖龙虾尤为亮眼,浓稠的汤汁紧紧裹住小龙虾,其中的年糕吸饱汤汁,软糯入味,甚至比龙虾本身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头部龙虾品牌纷纷瞄准新赛道,以 “主题活动 + 线下直播” 的组合拳强势撬动客群增量。

今年3月28日,湖北农发集团发起 “樱为‘虾’相逢” 跨界营销活动,肥肥虾庄迅速响应,在黄鹤楼前樱花树下开启直播,镜头对准色泽诱人的龙虾,全方位展示 “樱花虾云吃虾” 全过程,瞬间抓住全网目光。

壹方北馆店同步设立分会场,推出樱花主题包间和限定套餐,将线上流量精准转化为线下客流。

事实上,肥肥虾庄早在2024年就已布局直播赛道。他们依托巨量本地推,打造 “特色直播大场 + 全域推广” 模式,几乎每月开展三四次大型直播。镜头里虾肥膏满的画面,隔着屏幕就能勾起无数食客的馋虫。

同行也不甘示弱。靓靓蒸虾凭借门店规模优势,精准分配本地推预算,邀请达人探店种草并辅以流量助推;后小胖龙虾则瞅准旺季,果断与抖音达人合作,后续还计划通过优惠商品推广等形式,步步为营抢占市场。

平台与商户的联动同样发力。美团联合湖北等地小龙虾商户,打造 “美秒小龙虾季” 团购活动。商户推出高性价比套餐,美团则依托流量优势全力推广,线上订单纷至沓来,切实为餐企打开销售新局面。

为何这些品牌敢于在营销上大胆创新?因为他们精准摸准了市场脉搏——小龙虾的消费热潮逐年攀升,食客对新鲜玩法的需求只增不减。

正如某虾庄负责人所言:“以前是等顾客上门,现在要主动把虾香‘送’到他们手机里。直播和主题活动就是我们的新武器,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就算市场竞争再激烈,全国上亿的小龙虾爱好者,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底气!”

此外,“自助龙虾”模式正成为创业者争相探索的新蓝海。自去年起,各地涌现出一批龙虾自助餐厅。

上海的“虾真探”提供不限量的龙虾、串串、甜品、小菜及水果,推出338元单人餐、168元儿童餐等多样套餐,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东莞的“十三香小龙虾”馆子以88元/位的自助价格,提供小龙虾与面条无限续加服务,超高性价比吸引大量食客;

长沙扬帆夜市的“一顿虾搞”同样推出88元/位的龙虾自助套餐,涵盖小龙虾、水果、饮料、啤酒、凉菜等,卤虾紧实饱满,口味虾汤汁浓郁,搭配面条更是一绝。

不仅如此,川菜馆、烧烤店也纷纷入局。“付小姐在成都”上海门店推出178元/人的辣卤小龙虾自助,尽管社交媒体评价褒贬不一,却印证了自助龙虾模式的广泛吸引力;

武汉一家烤肉自助料理店将龙虾与海鲜、牛肉、生蚝、火锅等菜品组合,百元内即可畅享无限量美食,成为食客的狂欢之地。

酒店行业更是在自助龙虾领域积极探索。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成都群光君悦酒店凯菲厅以 “龙虾N吃” 为主题升级自助套餐,空运波士顿龙虾、澳洲小青龙等优质食材,推出龙虾芝士意面、黑松露芝士焗龙虾等创意菜品;

同时融合新加坡黑胡椒炒龙虾等异国风味,在烹饪上既有龙虾沙拉、蒜蓉粉丝蒸小青龙等精致料理,也有避风塘炒龙虾等热辣菜式。

上海虹桥锦江大酒店推出单人178元、双人316元的龙虾自助晚餐,提供冰镇、麻辣、蒜香等多样口味,搭配海鲜刺身、中西式热菜、烤肉等丰富品类;

安徽太平洋酒店创新推出 “龙虾 + 现切鸡肉小火锅” 组合,让食客同时体验龙虾盛宴与火锅乐趣;

武汉维景酒店则打造12种口味的小龙虾自助盛宴,活动期间原价268元/位,早鸟价低至99.5元/位,直播间秒杀价129元/位,以超值优惠吸引消费者。

03

复盘,龙虾餐饮的方法论

餐饮人在围绕小龙虾实现增长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增长方法论,主要涵盖定价策略、模式创新、营销破圈、产品升级这四个核心维度。

1、先看定价策略,餐饮人通过打造 “价格锚点”,以高性价比套餐来吸引顾客。

在设计低价套餐时,他们一方面以超低价吸引顾客,另一方面通过套餐组合满足顾客一站式尝鲜的需求。

比如说,推出 “55 元 3 斤”“99 元 6 斤” 这样的超低价龙虾套餐,借助外卖平台或者到店消费的方式来吸引顾客,利用 “薄利多销” 的原理迅速占领市场。

同时,将龙虾与主食(像面条、年糕)、凉菜、饮料等搭配在一起,提升套餐的附加值,而且还能控制成本,就像长沙 “一顿虾搞” 的 88 元自助套餐,包含了多种品类,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尝鲜的需求。

2、再说说模式创新,采用的是场景化大店模式,致力于打造社交化的餐饮地标。

为了强化 “龙虾社交” 这个卖点,龙虾商户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方面,打造场景大店,注重营造氛围感。这些店面有着 2000 - 4000㎡的超大空间,还有歌手驻场,外摆区域也充满热闹氛围,构建出 “聚会型消费场景”,吸引年轻群体来社交打卡,从而提高客单价和复购率。

为了让顾客印象更深刻,形成传播话题,还推出了 “龙虾工厂”“樱花虾主题” 等有差异化的概念。

另一方面,通过跨界融合来打破品类壁垒,延长社交消费链条。比如把龙虾与火锅、涮肉、烤肉等相结合,打造 “双拼模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覆盖全时段消费;推出 “不限量龙虾自助”,搭配串串、海鲜、甜品等丰富品类,通过 “一站式畅吃” 吸引家庭、朋友聚餐的客群。

3、接着是营销破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来引爆流量。

就像有的商家通过镜头展示龙虾现做的过程、饱满的虾肉以及丰富的口味(像肥肥虾庄的 “樱花虾云吃虾” 直播、抖音达人探店等),利用平台的算法精准地触达到 “吃货” 人群,实现从 “云种草” 到 “到店消费” 的转化。

还会邀请区域 KOL、美食博主来探店测评,通过 UGC 内容(像小红书打卡、大众点评点评等)形成口碑裂变。同时,运营社群、会员体系,通过发放复购券、提供专属优惠等方式增强用户的粘性。

4、最后是产品升级,主要是在品控方面下功夫。

主打潜江小龙虾、鄱阳湖生态虾等产地标签,强调鲜活现做以及去头去虾线等精细化处理。就像 “李脂乐” 的小龙虾,脱壳轻松,肉质紧实,通过这些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

04

市场困境明显

但龙虾也在向“常态化”发展

虽然龙虾热连年都有,但它依旧具有明显季节性周期热度。如在夏季,龙虾热度攀升,销量激增,大家共同创收,可一旦冬季,销量骤然下降,不少龙虾馆生意惨淡。

为了打破这种季节性困境,实现“龙虾全季营收”,龙虾市场从技术养殖、盈利模式、产品探索进行全方面探索。

1、一方面,技术方面通过温室大棚与智能温控+跨区域错峰供应实现反季节养殖。

为了打破养殖方面的季节性禁锢,这些年养殖企业一直都在探索“反季节养殖”技术。这其中有两方面的探索值得关注。

一是通过水温调控、电子控温、分池管理等手段,改写自然调温规律,打造全季控温养殖。

如江苏盱眙通过 “水位调控 + 保温材料 + 充氧设备” 组合技术,在冬季将水温维持在 16℃以上,使小龙虾保持活跃觅食状态。

潜江诺亚方舟公司研发的 “盱眙一号” 品种,配合电子温控系统,实现冬季捕捞的小龙虾虾肉饱满度达 90% 以上。

广西则推广 “繁养分离” 技术,将亲虾与虾苗分池管理,通过精准投喂和水质调控,使冬季大规格虾苗产量提升 3 倍。

二是通过跨区域错峰供应,让供应周期延长到11月。如湖北潜江与江苏盱眙形成 “南北接力”,潜江 3 月上市的早虾填补春季空缺,盱眙冬季大棚虾覆盖 12 月至次年 2 月市场。而南县通过冬季养殖实现早春小龙虾售价达 100 元 / 公斤,是传统旺季的 3 倍。

2、另一方面,通过龙虾+的方式,摆脱季节困境,寻求利润增量。

为了实现盈利的稳定性,龙虾市场探索龙虾+新做法、新品类、新模式、新渠道四条路径。

先说,龙虾+新做法,以“龙虾现炒”为特色,内设明档厨房,现炒捞虾,进行猛火爆炒或烤制,再放入锡纸盒中,寻求制作上的增量。

其次,龙虾+新品类,还拓展出“小龙虾+烤鱼+江湖菜+酒”“龙虾+羊肉烫、龙虾+面食、龙虾+火锅等多种模式,让菜品可随四季调整产品战略。

然后,龙虾+新模式,通过龙虾拌面、龙虾拼饭、龙虾拌饭等,打造“龙虾全家桶”的方式,向其他品类延伸。

最后,“龙虾+新渠道”,不仅线下开店,也接入即时配送平台、电商平台等,并布局预制菜领域,打破季节性单一盈利。

结语:

龙虾降价带来的消费热潮,本质是农产品周期性与消费升级协同作用的结果。

短期看,市场需警惕产能过剩;长期而言,从“价格战”转向“品质战”将是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对于消费者,今夏实现“龙虾自由”的背后,或许正是一场产业链深度变革的开始。

来源:罗华山餐饮o2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