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甘肃经济日报陇南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近日,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在粮食安全保障上,陇南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25年计划种植油料47万亩以上、大豆24.8万亩,引进粮油作物新品种120个以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实施畜牧养殖“1453”行动,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00个,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7%以上。
为保障粮食生产,陇南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在农业科技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壮大种子企业;推广中小型农机具,提升机械化率;发展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为农业生产赋能。
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陇南市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加大产业帮扶力度,确保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超60%用于产业。深入开展就业攻坚,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全市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稳定在32万人以上。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陇南市持续推进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壮大“药椒油核畜、菜果菌蜂茶”等产业,加强7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力争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00亿元以上。加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甘味”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乡村建设上,陇南市优化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百千万全”和美乡村工程,2025年建设“和美乡村”150个以上。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培育文明新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在要素保障方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强人才支撑,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陇南乡村必将注入强大动力,迎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局面。
来源:甘肃经济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