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陈家沟陈王廷蒋发画像之谜 崔虎刚 六合武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7:41 2

摘要:民国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陈鑫先生于《文修堂拳械谱》上题记:“陈氏之拳,元朝已有大名,我始祖在明初即有大名。非蒋氏所教。至陈奏庭,前明成手不可胜数,陈奏庭以后,成乎亦不可胜数。要之,陈奏庭明时人,蒋把拾(把式)乾隆时人何得妄为指说:‘陈氏之拳传于蒋氏’。此言大为

众所周知,武学界有许多历史之谜,尤其太极拳界亦然。其中河南陈家沟陈王廷蒋发画像,有多方面的争论,也是武学一大之谜案。

民国时期,与红学界胡适先生开启新红学一样,唐豪先生也开启了武学考证的新篇章。

唐豪去陈家沟实地考察中得到了来自陈家沟陈鑫、村民的信息,但两者矛盾:

民国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陈鑫先生于《文修堂拳械谱》上题记:“陈氏之拳,元朝已有大名,我始祖在明初即有大名。非蒋氏所教。至陈奏庭,前明成手不可胜数,陈奏庭以后,成乎亦不可胜数。要之,陈奏庭明时人,蒋把拾(把式)乾隆时人何得妄为指说:‘陈氏之拳传于蒋氏’。此言大为背谬,且蒋氏实不称与陈奏庭当老夫子。人不同时,道统之深又不如奏庭。何得胡言乱语,启人疑惑。嗣后,决不可言‘陈氏拳法传(自)于蒋氏’。吾所明辨,虽不能为陈氏增光,亦不致败先人之宗幸。民国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岁贡生,县丞,行年八十岁,陈鑫,字品三,号应五,别号安愚谨志。”

一、 武林高人蒋氏的时代问题:

按陈鑫先生,武林中人蒋把式的名字叫蒋发。此人对乾隆时期的陈家沟有影响;按杨露禅(杨禄缠)弟子及孙民国时期杨澄甫著作消息,蒋发为陈长兴之师。

陈家沟陈氏口中的蒋仆夫,按村民说法,则明末为陈王廷之师的蒋发;赵堡传人多持蒋发乃明末人,但认为陈家沟学自赵堡,而陈家沟学人认为陈清平本身就是陈家沟后裔。赵堡拳法来自陈家沟。

关于两位蒋氏,笔者前文已论述:由于河南陈家沟有两位武功高强的蒋氏对陈家沟产生影响,加之时代的遥远,因此人名及时代有混淆。

二、 画像中坐者、立者为何人?

1、 由于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礼节,通常做法,坐着一定是师父,立者的是徒弟。因此,许多学人,与民国时期陈家沟村民的看法一样,认为蒋发乃陈王廷之师,但与民国时期唐豪先生听到的村民说法,及陈家沟陈氏认为的画像中立者乃蒋发不同,应该反之。(唐豪先生当时未深究坐立者关系与礼节关系问题)

2、 家族祠堂中悬挂的先人绘像,一般为后人作为瞻仰祭拜之用。几乎没有将外人与先祖合画一处,尤其一位半道而来的仆夫,置于家族祠堂中。此举,无异于将此外人,乃置于先祖一样的地位。后人祭拜、跪拜时,岂不一起跪拜?这是另一个矛盾点。除非此人乃其先祖的救命恩人或等同于这样的贡献之人,如为陈氏开创了武学事业之人等等。陈家沟如此对待的这样一位蒋仆夫,如何会是立者的问题?

更引出了陈家流传的蒋仆夫,不应该只是一位武功高强的武友,究竟对陈家沟陈王廷有何贡献的问题?而陈鑫却专门为陈氏当时及后人澄清:蒋氏不配给陈奏庭当教师。

3、 于志均先生曾投入极大精力,研究太极拳相关历史,其中结合陈鑫整理的《陈氏家乘》中,陈继夏擅长画关公:“陈继夏,字炳南,乾隆末人。……公善丹青,赵堡镇关帝庙显功,皆公画,传神入妙。” 于是判断:“教训陈氏同宗,说他们太愚蠢,败坏祖宗的名声。骂得够重。说他们太糊涂,因为把蒋发与陈王廷联系起来,就引起了极大的麻烦,即陈沟的太极拳是从外面传进来的,而且蒋发是传播者更大的麻烦是,由蒋发而引出王宗岳。因为王宗岳有公认的《太极拳论》,而陈沟却没有。这更说明太极拳发明在陈沟之外。当时皆知蒋发之太极拳学之于王宗岳。王宗岳既是技击家又是学者。陈沟陈氏族人不是捅了“马蜂窝”吗!遗憾得很,今天陈鑫的后人仍不解其意,不尊其训,大侃特侃“蒋发是陈王廷之徒”。还画了一张图画,陈王廷正襟端坐而蒋发手执大刀立于其后。

这幅画真的是陈王廷和蒋发吗! 那为什么陈鑫又写了上述文字?陈鑫知道,那幅原画,画的是“关公显圣图”。是陈氏族人陈继夏画的。正襟危坐者乃关云长;持春秋刀者乃周仓也。关于这幅画,陈鑫在《陈氏家乘》中有如下记载: “陈继夏,字炳南,乾隆末人。……公善丹青,赵堡镇关帝庙显功,皆公画,传神入妙。”

于志均先生文( 王明龙先生提供)

三、 唐豪的疏忽。民国时期,唐豪先生当时根据收集的信息,但只考虑的蒋氏时代的问题,而未对上述不合理的地方做深入研究。

四、 于志均先生的失误。只考虑了一种可能性,且并未深入思考:陈家及陈家沟村民等并无关公与周仓的说法,此外,如果陈继夏如此画关公与周仓,则实际上是比较失败的画家,更谈不上关帝庙显功传神入妙。因为此画与历史上的关公形象的精气神及形象相去甚远。因为民间流传的关公的某样,不应该是这类。 参见学人彭允好先生相关文章,对明代以前的画像,雕塑等有举证,大致上可以看出与今人的印象差不多:

五、 研究

1、 并非写实

由于陈继夏与蒋仆夫及陈王廷为不同时代的人,因此并无得见二人其情其景,并非写实,只是据听闻,以其擅长的画技,仿平素关公与周仓画像,创作了一副二人的画像。开始并未至于陈氏祠堂中。陈继夏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在清末民初时,陈氏后人将有先祖陈王廷的珍贵画像置于祠堂以纪念。磕头跪拜时,形式上对两人无有分别,其内心中如何,只有当时人自己清楚。

2、 若论坐立者为何人?

1) 若以雇主与雇员关系,则愿为坐着为主,站立者为仆。若以陈氏内外角度,则坐着为陈王廷,站立者为蒋氏。若以武林、社会常情看,坐着为师,站立者为徒。因陈继夏画中未作说明。因此,都有可能性。

2) 陈家沟村民,包括一位可能陈家沟后裔陈必显,当依据历史上流传的说法:蒋氏为陈王廷之师,以及陈氏后人的解读,而变为了:坐者为徒,立者为师。只是由于历史的久远,村民,将同样历史久远的乾隆时期的蒋把式人名混淆。

而民国时期,陈鑫先生用乾隆时期的蒋发(蒋把式)与明末蒋仆夫来辩驳蒋氏与陈王廷的关系,实际上并不成功。实际上,陈鑫提到了三位蒋氏。

(崔注:按文献记载,陈鑫只提到蒋把式,并未提及蒋发。唐豪先生著作中云陈鑫提到蒋发,当为唐豪自己的置换,就如将其在陈家沟发现的《三三拳谱》,在其出版物中置换为《六合拳谱》一样。)

六、 陈鑫先生的记载

1、陈鑫先生《陈氏家乘•陈王廷传》:“公(王廷)与登封武举李际遇善。登封因官逼民乱,以际遇为首。公止之,当上山时,山上乱箭如雨,不能伤公。遇一敌手,三周御寨未及。际遇事败,有蒋姓仆于公,即当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赶兔亦善拳者也。”

2、 陈鑫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农历九月二日写《辨拳论》(引自和有禄编著《和式太极拳谱•附录》第271页)全文如下:“前明有父女从云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庄,将拳棒传子王氏。(按:指王宗岳,其家乡小王庄,经已查明,在山西阳城县东冶镇内,并非汾州府)。河南温东刘村(小留村)蒋姓得其传,人称仆夫,此事容或有之。至言陈氏拳法,得于蒋氏非也。陈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自陈氏迁温带下就有太极拳。后攻此拳者,代不乏人。如明之奏庭(王廷),清之敬柏、季好平不可胜数。后有赵堡镇邢西(喜)怀、张宗禹,又后陈清平、牛发虎皆称名手。陈必显不摸原由,谓学于蒋氏,大为背谬。”

3、三位蒋氏

陈鑫记载了二位明末的蒋仆,乾隆时期一位蒋把式。一般学人认为前两个实际上是同一人。

七、结论

陈王廷与蒋氏画像,并非写实,只是一种记录。

陈鑫先生对蒋氏的排除相关记载,反而证明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蒋氏对陈家沟武学的重要影响!

此外, 影响陈家沟武学的不止此两蒋,还有一马一杨!

来源:时尚界指南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