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开江县稻渔之窗智能育秧操作室内,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通过“送盘、上底土、喷底水、播种、覆土、收盘”六大环节,将秧盘有序送入暗室。经过48小时智能暗化处理后,再移送至炼苗场。先进的技术保障了超90%的出苗成功率,为当地种植大户带来效益显著提升。
当前正值育苗关键期,开江县早谋划、快行动、高标准,创新引入全程机械化智能育苗技术,为农业现代示范园区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在开江县稻渔之窗智能育秧操作室内,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通过“送盘、上底土、喷底水、播种、覆土、收盘”六大环节,将秧盘有序送入暗室。经过48小时智能暗化处理后,再移送至炼苗场。先进的技术保障了超90%的出苗成功率,为当地种植大户带来效益显著提升。
开江县讲治镇灯塔村种植大户戚明:我们实行全程机械化育秧,一天可以育2000斤种,比人工提高了5倍,每亩地成本降低了300元以上。
进入炼苗场的秧苗,还将经过“摆盘、消毒、覆膜”三道工序,并依托水肥智能一体化系统进行精准管理。
开江县讲治镇灯塔村村民胡玉华:现在全部都是机械化育秧,省时又省力,节约了成本,比原来方便多了。
之前,开江县一直沿用人工传统育秧模式,此次引入的智能设备在开江尚属首例。今年4月在“稻渔之窗”示范点投入使用,后续还将在开江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农业示范园区及大型家庭农场等区域全面推广,推动早期育苗迈向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新台阶。
开江县开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刘晓峰:秧苗整齐,还有就是能够抓早,比我们传统的育苗方式整齐度好、出苗快,不会出现大小苗。对我们的农业生产,特别是我们的水稻生产高产,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来源:晶晶论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