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订单给我们做吧,我给你5个点的回扣,其他订单也可以,只要给我做做,都有回扣。”
文|Tess
公众号| Tess外贸Club(Tess_2006)
01
前几天群发了些询盘,不久就有个B2B平台上的业务员加我微信。
通过后,对方开门见山地说:
“把订单给我们做吧,我给你5个点的回扣,
其他订单也可以,只要给我做做,都有回扣。”
我不认识他,但对他莫名其妙的自信倒是佩服了一下。
当然,也顺手把他删了。
或许在他眼里,钱是万能的,人是贪婪的,利益高于一切,谁给得多,谁就能拿下客户。
但他忽略了几个最基本的事实:
他没意识到,他正在用不道德的手段和竞争对手竞争,同时也在要求客户背负“背叛原供应商”的名声。
说到底,这不是“抢客户”,而是“偷客户”。
02
那“抢”与“偷”之间,到底差在哪?
“抢”,是在阳光下各显神通;
“偷”,是在阴影里挖墙脚,搞小动作。
比如,客户群发询盘,所有供应商都收到了,这时候就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人用价格优势吸引客户;
有人用宽松的交货条款满足客户特殊需求;
有人用出色的服务和人格魅力赢得信任。
如果客户资金不足,他可能优先考虑账期灵活的;
如果客户更看重售后,他可能选择响应最快的;
如果客户来自价格敏感国家,那最低价自然更有吸引力;
甚至,如果客户本身就喜欢回扣,那他就认同那个主动“送礼”的人。
这一切,都是在合理博弈中展开的竞争。
但当客户已经有了稳定的合作伙伴,某些人却靠回扣、恶意压价去撬单,这就不是竞争,是偷袭。
03
客户什么时候才会换掉供应商?
答案是:当他与原供应商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比如产品屡次出现质量问题;交货期频繁拖延;或者供应商突然涨价,客户无法接受。但,还有一种更“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被业务员一点一滴地“渗透”了。
我有一个客户,从2010年起联系,当时他已经和一家大工厂合作两年。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交期守时,怎么看都没有换供应商的理由。
但大工厂也有通病,那就是对客户反馈慢,小客户容易被忽视。
2013年,这位客户想采购一批数量不大的配件,被原工厂拒绝了。我没挣一分钱,帮他采购了一批。
2014年,他想在原产品上加一个小功能提高竞争力,工厂说开发周期太长、订单又不大,拒绝了。
我找到另一家愿意配合的工厂,一个月内试验成功。
四年时间,我一点点打动了他。
2016年6月,他所有的订单都转到了我手里。
不是靠回扣,不是靠恶意压价,而是靠价值、信任和时间的积累。
所以,真正长期稳定的客户,不会被偷走,只能被打动。
客户可以抢,不可以偷;
谁抢到归谁,谁偷,谁是贼。
希望大家不要当一个小偷。
来源: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