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活动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书单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本期书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历史经验、挑战与实施路径等,便于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1
《中国式现代化简史》
当代中国研究所 著
李正华 宋月红 主编
2025年1月第1版第5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本书立足历史和时代相结合,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奠基、发展、突破、推进和拓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根本遵循、战略支撑、动力、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从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反映和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底蕴、脉络、面貌、机理、成就与经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然。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2
《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创新论》
李程骅 著
2024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围绕新时代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重大战略的要求,观照“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区域实践场景,力求搭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创新和“人文经济学”命题下的区域协同发展分析框架,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自主话语体系。
全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与本质要求,重点从三个方面来系统研究区域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互动机理、现实挑战与应对之策。一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创新实践的方略与路径的宏观考察,明晰坚持创新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并以此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范式转变与动能转换的重大变化,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城市群道路的价值引领与实践行动的策略。二是基于文化现代化与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在逻辑,对推进区域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核心战略与路径创新、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文化国际传播战略等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文化文明对话体系。三是对“五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前沿话题,如应对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文明建构、城市更新与适老化改造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下进行学术解析并提出激发实践动能的可行路径。
3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
马峰 著
2025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幕,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本书从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两个方面谋篇布局,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全景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开辟人类现代化新路的学理底蕴,又深入论证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学理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一部全面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理、中国之治的全新学术力作。
4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经验与理论探索》
祝辉 孟祥娟 著
202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本书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及其深远意义。本书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对“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这一思想的深刻回应,还分析了它作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未来、踏上“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更高平台的手段和路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路径、实现方式、世界意义、当代价值。
5
《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的总体评估》
何德旭 汪红驹 等著
202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为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本书按照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依据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的具体内涵,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从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安全发展等各个方面简要评估我国2010—2022年发展和安全的强项及短板。
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通过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维护世界整体的发展与安全,为世界安全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6
《新中国75年: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发展》
张翼 冯希莹 等 著
202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让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在“两大奇迹”创造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间,全面梳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经验,解码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对于全面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聚焦推进“十五五”时期社会现代化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7
《新中国75年:中国式现代化与减贫经验》
张翼 马峰 等著
202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让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在“两大奇迹”创造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解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积累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发展经验。减贫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和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的天然构成。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系统全面总结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丰富减贫经验,对于“十五五”时期加快发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满足国外朋友学习中国减贫经验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8
《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行?
——现代国家构建与文明互鉴》
杨宝荣 著
2024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全书分为“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经验的国际交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制度建设及发展导向”“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与提升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合作及参与全球治理探索”四个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独立成篇的文章。每篇文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为什么选择该议题,即该议题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二,中国在该议题方面的发展阶段、发展成效和制度、政策设计;第三,中国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意义;第四,为推进该议题,国际社会应营造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和倡导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全书从具体议题入手,针对性强,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初衷——帮助普通读者进一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行,较好地宣传了中国经验,有助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参考借鉴。
9
《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成就与挑战》
(第2版)
[意] 弗斯科·贾尼尼 著
李凯旋 李赛林 译
2024年8月第2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为了集中系统呈现国外专家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推动开展对比研究,同时推进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策划,马研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具体协调沟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提供出版资助,组织国外专家学者撰写“国外人士看新时代”系列小丛书。本书是此系列第一本。
贾尼尼以其欧洲左翼学者的视野,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的成就、路径与经验进行了分析。作者通过翔实的数据,对中国的经济成就、工业发展、创新能力和脱贫成就进行了呈现。
10
《中国式现代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辛向阳 康振海 主编
202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系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2023)论文集,汇集全国社科院系统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74篇。本书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研究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分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和伟大复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三个专题。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