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李娟近况曝光,住15W的房子,不生孩子也不上班,选择隐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23:50 2

摘要:“我没有太大的欲望,我没有家人,没有孩子,不用考虑的太多,同时我的性格也不是一个社交性人才……”

“我没有太大的欲望,我没有家人,没有孩子,不用考虑的太多,同时我的性格也不是一个社交性人才……”

今年已经45的作家李娟,一直戴着黑框眼镜,留着齐肩的短发。

没有浓妆艳抹,没有华丽的服饰穿在身,从始至终都是朴素的样子。

她从小到大经历了太多太多,如今的她隐居在阿勒泰,过着“高质量”的独居生活。

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她,每天只需要感受大自然,有感而发的时候,拿起笔创作,时间很自由,不用体会上班的苦……

不论是在直播中,还是在采访中,李娟说话很随意,只言片语中没有欲望,只有淡然。

可这样的人,却经历了很多的苦难才达到这样的境界。

李娟的童年,像是被命运开了个不怎么友好的玩笑。

1979年她出生在新疆,母亲早年离异,把她托付给了四川的外婆。

那时的外婆已经80岁,还是一个不识字的传统妇人,家里没有男人当顶梁柱,过得特别贫穷。

加上要养活小李娟,外婆每天都外出,靠捡垃圾养活外孙女,哦,还有一个,外婆的一百岁养母也在。

日子过得紧巴巴,能省则省,即便是大年三十,别人家吃饺子、放鞭炮,灯火通明的守岁,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

但是她们家中为了要省电,无奈只能早早关掉灯,上床休息睡觉。

所以在李娟几十年的人生中,脑海中基本没有“过年”这个词,却学会了在黑暗中感受生活的重量。

她天生有点反应慢,五岁了说话还不利索,常常被邻居和小孩笑话。

内向的性格让她更沉默,像是把自己藏在了一个没人能触碰的角落。

小学一年级,她偶然翻到一张破旧的报纸,磕磕绊绊地把认得的字连起来念,竟然发现这些字能组成一句有意义的话。

那一刻,她像是被一道光击中,觉得写下这些字的人仿佛在对她低语,诉说一个她从未触及的世界。

从此,文字成了她的避风港。

外婆捡回来的旧报纸、烂杂志,于是就成了李娟的宝藏。

她如饥似渴地读着,哪怕那些纸张破旧不堪,字迹模糊不清。

阅读让她发现,世界远比她眼前的贫穷和冷眼大得多。

文字,成了她与外界对话的桥梁,也成了她对抗孤独的武器。

小学三年级,李娟回到了母亲身边,母亲已有了新的婚姻。

可是终究识人不清,后爸嗜酒,家里常年弥漫着酒气和争吵。

同样也影响到李娟的生活,受到外界影响,她的成绩非常不好。

加上性格闷,老师同学都不喜欢她,嘲讽,校园霸凌,放学在路上被同学欺负……

唯一让她感到安慰的,还是书。

她像个小偷似的,偷偷翻阅那些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她的文字,带着一种天然的真诚,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修饰,却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直击心底的温度。

后来她慢慢开始投稿,作品零星发表在一些刊物上。

没人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内心藏着一个多么辽阔的世界。

成年后,李娟选择成为一名自由写作者。

她的作品大多源于生活,记录新疆的牧民、荒野的风雪、以及那些平凡却动人的日常。

她的文字,像一阵清风,吹过读者的心田,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感受片刻的宁静。

她的书,比如《冬牧场》《羊道》,不仅在文学圈里受到好评,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读者认识了她。

但李娟从不觉得自己是个“作家”,她更像是个记录者,用笔捕捉生活的碎片,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瞬间定格下来。

她的文字,像是她对这个世界的回礼——尽管世界曾对她不太温柔,她却依然愿意用温柔的目光去看它。

2011年,李娟写下了53万字的《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这套作品为她赢得了《人民文学》散文奖和非虚构文学奖,评委称赞她的文字“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充满生活的温度”。

快40岁时,李娟迎来了文学生涯的巅峰。

2018年,她凭借《冬牧场》摘得鲁迅文学奖散文类奖项。

这是中国文学界的至高荣誉之一,标志着她在文坛的地位达到了新的高度。

可惜,这样的一位才女,感情经历一直得不到善终,已经45岁的她,仍然是孤身一人。

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只留下她自己感受生活的孤独。

但也因为从小经历的那些痛苦的往事,她对婚姻也没有太期待和向往。

曾记得她在直播间董宇辉交谈的时候说:高质量的独居还不如低质量的婚姻呢!

她自己过得很幸福,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有灵感就创作,没灵感就在新疆阿勒泰的草原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李娟

李娟:我的散文其实就是标准的小说. 中国作家网. [2023-04-28].

李娟:写作只是自己喜欢做 但不是非做不可的事. 中国作家网. [2023-04-28].

李娟:朴素与童真(朱航满). 中国作家网. [2023-04-28].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